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朕为将军挽红妆 > 第二百九十八章 别在惦记成楹了

第二百九十八章 别在惦记成楹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拿下曲阳城之后,兖州的战事基本宣告结束,坚守在井径关的马易,听说公孙俊弛兵败、舞阳王身死的消息后,果断投降,许子辉兵不血刃入关,随后便从常山郡南下,扫清残贼,与萧子瑜汇合。

待萧子瑜率领大军回到襄邑城中时,果真如临走前,跟成楹说的那样,只花了半月的时间。

成楹等人在城门口迎接王师归来,见到武章,她很是高兴,迫不及待问了小武许多在幽州的事情。

她本以为,这小子至少要花两三年的时间,才能把上谷突骑恢复到跟渔阳突骑旗鼓相当的规模,岂料只用了大半年,小武就打造出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当得知,这支新建的上谷突骑,才第一次被小武带出来,参加大规模的战役,她对小武的评价不免又拔高了一大截。

幽州突骑本就傲视天下,特别能打,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小武这些时日的幸苦付出,也很重要。

被成楹反复夸赞了几句后,小武有些不好意思:“成姑姑,训练骑兵的制度都是现成的,我不过就是搬过来用一用而已。”基本上,都是照抄北地精骑的制度。

成楹好笑:“你总算学会谦虚了,这一点上啊,是要和你父亲好好学学。”

提起武邑,小武吐了吐舌头,他只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幽州浪荡了大半年,几乎快把老爹忘光了。他还是有些小孩心性,虽然手握重兵,又立下大功,但在亲近的长辈面前,总会顽皮一些。

历时三个多月的大战总算结束,除了特别突出的,一心跟着临江王或者舞阳王谋反的官员被肃清之外,各郡县的官吏们基本官复原职,萧子瑜整军过后,得回京述职,小武也要带着突骑回幽州去。

成楹的身份便显得有些尴尬。

仗打赢了,她是有功之人,按理说,便应该和萧子瑜一起,回京都受赏才对,可问题是,成楹手里没有君王的诏谕,她是私自带兵出的徐州。

身为一州刺史,在没有旨意的情况下,私自动兵,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

这种时候,她岂不是更应该主动归京,向皇帝表明忠心?

成楹本来有此打算,可上马车前,萧瞻却拦住了她。自从来到兖州后,太子一直待在襄邑城,如今亲眼看着战争结束,他才敢放心回去。至于国公尹况,太子肚子里早想好了十几套弹劾他的话术,就等回宫之后,倾倒给皇帝。

他对成楹如是说:“听说舞阳王的部将高钧,趁着兖州战乱之时,数次带兵攻打徐州城,虽然一直未能攻克,但对徐州也造成了不少损失。成侯身为徐州刺史,还是尽早回徐州处理一下吧。”

成楹应是,目送两支队伍,西去的西去,北归的北归,她才带着徐州军东行,走宁陵县入徐州。

其实太子所谓的,让成楹赶紧回徐州处理一下内政,是个借口。

本质上,他不太想看到成楹和萧子瑜走在一起。

这俩一回京都,不就要锣鼓喧天地成亲了么。

太子殿下本着能拖一时是一时的想法,先把这两人分开了再说。

他这点小伎俩,自然瞒不过萧子瑜。

萧子瑜全程冷眼觑着萧瞻的表情,并未出言反对,朝中现在乌烟瘴气,他主要是怕成楹回京都不安全。对于他来说,成楹既然答应了与他成亲,肯定不会言而无信,就算太子从中作梗,又能如何?反正最后,是他赢了。

但心里还是很不舒服。

路上,在一处官驿里歇脚,萧子瑜忍不住跟太子提起这事。

他话说得很委婉,先从兖州的战事说起,强调荆州粮秣调运不及时,被拖后腿几次落败的事情,最后总结:“临江王、舞阳王胆大妄为,先后谋逆,挑起战乱,导致民不聊生,陛下一心扑在修仙上面,不理政务,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