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思有月 > 第六章 宿命相遇

第六章 宿命相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所谓山河故人,是一坛陈年花酿,天地八方为之倾杯,流光梦往——

勾阙见到鹊桥仙子的第一眼,便入了他的心上。直至在后来,他接继了山神之位后,她成为了他的山河故人,愿用自己守护着的这片山川天地,倾尽一杯流光,予她美梦所往。

只因有一年春耕将至,四方而来的百姓纷纷登上了“三大名山”之首的雪鸣山来祭拜山神,为保五谷丰登、以祈风调雨顺,隆重非凡。亦有不少文人墨客、有志之士前来会宴小饯,保佑自己能够金榜题名、仕途通畅,且是不坠青云之志。

山中当属热闹的便是如此盛景,人间烟火之象。勾阙能够感受得到,每一位前来的人,一颗掩在发肤之下的心澄明而敬畏,于香火之下的呢喃认真虔诚,融进了这浩浩山川,若笔尖上的丹青洇成山光水色,绘成历史长河中的画卷。

可山神却已是不知神游去了何处。这年到来的人似乎比往年来得还要多,一句句的唱词交叠着回响在他耳边,如有浪潮推波,一浪高过一浪,喧阗鼎沸。却若是听见了有言半句雪鸣山的不是,山神便派勾阙去找出那个人来,施以惩罚,便是世人所言曰:神明有眼,自当敬畏。

每年的祭典约莫于黄昏结束,今年亦是如此。百姓们纷纷下了山,心中承载了一年的愿景而归,那夕晖斜穿林叶罅隙,将之柔和地包裹,投下如山间草木般颀长的人影。

此番祭典结束得顺遂,勾阙的身心方有所放松,雪鸣山又归于静寂,唯余鸟语啁哳、林风晚渡,以及那蒙入他心底落寞的夕阳。他闲游于山野,沿途上皆留下了的人烟行迹,一一尽入眼帘,不过香火、贡品一类,其中坐落东山的桃花坞,陈坛花酿隐约,石上的杯盏倾倒,应是有人于此流觞曲水,而颇有《兰亭序》之意。

却不知是哪位宾客之物,落于花坞之上的八角亭中,一本由民坊杜撰的书籍,页面尚还崭新。勾阙随意翻开来,便是一篇题作《卷十九·十二楼记》的文辞,道是如此——

“世有大梦,三月初开,长夜幽玄,有青衫童子引灯,随之相去,闻往生。

玉阶横陈,遥指天上琅嬛境,明月高寒,云烟若涛若浪,似游蛟龙。其间仙楼殿宇,千灯尽燃,琴歌痴痴复沉沉,如拨池中水、捞影中花。朱檐白鹤立,膝间灵鹿枕,石阑双兔攲,连蝶低眉寻。灵动之气象皆出,叹之绝妙。

高阁之上,有佳人自舞,身影窈窕轻倩,如嵌月中,清泠遗尘;正逢媚好之风,裙袂悠游起落,当与凤凰舒羽无异,嗔醉枕上清明好梦。

舞罢,山水为之倾倒、丹青之色消匿,飞花且止于流水,此心此魄殊途离分;云追月随,月亦不肯隐矣。若识得风月这般好,不枉散作人间客......”

末了,说的便是那引渡鹊桥的仙子。勾阙看入了迷,心神驰往,正如书中所言,识得如此风月,不枉人间一遭。他将书籍捡了回去,便同山神说予此事,山神一心只扑在了吃食上,正对摆满了身前的果品牲类无从下手,听见勾阙说的话一番话也应和得敷衍,只道是十日为限,让他快去快回。

乞巧之日,天河之西、天河之东,牛郎织女相会于鹊桥,这则传说美丽动容,家喻户晓。勾阙初识这则传说时,尚是栖于凤姑海之北的一只鲲鹏,待六月风起,向南而飞,徙于天池。

后雪鸣山山神游历至此,正是乞巧节。天色向晚时,他在天池的海面上燃放了数百只天灯,引了众鸟高飞相逐,单是鲲鹏的一只翅膀便遮了半边的天,将灯火掩盖。山神见后,只觉那大鸟嚣张,便要与鲲鹏而战,互相立下赌约。

夜色淹没天灯,直至影踪不见后,鲲鹏战败于雪鸣山山神,便从此跟随了他。那一夜,山神归去的路上是从未有过的舒畅心情,不仅收了个弟子,还滔滔不绝地说了一个长夜的话,不再孤独于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