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岳不群也要模拟人生 > 第33章、不同

第33章、不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虽然口口声声说要考科举,但岳不群却未退了禁军之职,而身怀官职者不得参加科举,一般有官身者,都得辞了官职,才可参加科举。

岳不群如今在禁军中已是治千人的校卫官。

大启的军职划分与大明不同,从低到高分为队、校、将,其中队有分小队,队正;其中校分为校官,校卫官;而将分为参将,督将,大将军。

另外队下还有伍,其中,伍长领五人,小队领十人,队正领五十人,校官领百人,校卫官领千人,参将领五千人,督将领万人,大将军领十万人。

在大将军之上还有大都督元帅,领全国兵马。

只不过,一般情况下,将以上不得领兵,只虚领官职,待到战事,才可领了朝廷的虎符,去领受兵马。

除此外,将官以上者,每隔一年半,就会重调所在营卫,虽然这个营卫也只是虚受在将官名下,但还是得调换,就跟朝廷的三十六府知府,每隔几年都得轮换一地来任职,或者回中枢任六部职。

因为将官有诸多限制,岳不群即使有人推荐,也无法在短时间升任,除非有功,或者奏疏入了朝堂上哪位大人物的眼,亦或者被皇帝看中,如此才有机会擢升将官。

而且,岳不群年龄所限,即使他再优秀,没有逢上好时候,在这个年纪,也得在校官一职混着,毕竟连那些与国休戚的公侯子嗣也没有在他这个年纪担任将官的。

不过岳不群觉得一个校卫官却也足够了。

领着千人,以他如今这份武功,冲锋陷阵何其简单,于千军万马中,斩将夺旗都可矣。

禁军总说有五十万,但其实只有十万不到,大启开国时才有五十万,而后历年裁减,最后只余下十阁首辅下令,以先帝“遗诏”,调禁军九营,去往前线抗贼。

虎威营正是其中之一。

北上北上。

杀蛮虏。

这一世禁军北上的时间比上一世早了两个月。

也正因此,这次野蛮人没能杀至京城脚下。

岳不群后来才知道,这之中的改变也有他的关系。

因为他常至万剑处抱怨朝廷如何如何,为何不北上伐虏。

而万剑就将此事告与首辅。

且边关也正是一日三变,常有一关被夺的消息传入京城,因此文阁首辅的压力也很大。

岳不群的抱怨就成了最后一根稻草。

使得首辅下了调兵令,点了禁军,开拔北上。

只是,也因野蛮人被拒于京城之外,未能像上一世一般杀到京城脚下,使得皇帝之位仍旧难以决断。

各方都有各方的支持。

如此便是比上一世,拖了足足三月,

仍未决定下哪位皇子登基。

只是国不可一日无君。

最终,由文阁首辅与先皇后连横,确立先帝第三子为帝。

岳不群收到这个消息时,亦愕然。

又与上一世不同。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