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 第9章 第九章

第9章 第九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凭运气。想要珍珠,买蚌没用。

难道能用来做特殊的菜式?“四哥,你是想要吃河蚌肉吗?应该不怎么好吃吧?”

“佛门之地,不论荤腥。”

武拂衣没说究竟想做什么,只问胤禟有没有卖。“既然你悉知商贾之事,三角帆蚌好弄吗?“

胤禟认识一二做水产生意的人,但贩卖的多是餐桌上的各式鱼虾。

“目前没特意做河蚌买卖的商户,不过真想要的话,能尽快当地直接问渔民收购。最迟十月,弟弟就能弄来。”

尽管疑惑三角蚌的用处,但瞧着自家四哥不苟言笑的脸,到底不敢似对八哥那般有什么话都问。

玩河蚌就玩河蚌吧,谁没个古怪爱好,京城里不还有一堆斗蛐蛐、斗鹌鹑的。只是用河蚌作为谢礼,怎么瞧都磕碜了些。

胤禟强调,“四哥,你别给弟弟省钱。河蚌能值几个钱?你还有什么想要的?不如搞只海东青?”

养鹰?

武拂衣没有丝毫兴趣,现在哪有这样的闲情。怀里揣着胤禛给一叠厚厚的资料要去读以致用,再说搞三角蚌不是用来玩的。

认真地叮嘱胤禟,“凡事来日方长。往后有需要九弟帮忙的地方,我自然会提,眼下你真不用再破费。要是有余力,就弄些南边的玉米来,不同种类的玉米越多越好。”

“好吧。”

胤禟心说那玉米棒子不多见,有听说南边种植,但味道似乎不怎么样。四哥这是和奇奇怪怪的吃食杠上了?

武拂衣不管胤禟的猜测,率先一步离开凉亭。

特意绕了远路,美名其曰带胤禟领略一番夕阳下的古刹山景。为了避免半途遇上武氏身体的胤禛,逛了半个多月时辰才返回潭柘寺的客居寮房。

之后没有遵循日常进餐时间,请香积厨里的僧人多做了几道素斋,是要吃得饱些。

吃饱,才有力气研读资料。

天黑后,燃起一盏烛灯。

打开信封,只见胤禛写了一叠蝇头小楷。

这些消息可以分为前朝与后宫两部分。考虑到穿到自己身体里的灵魂可能没有四阿哥相关记忆,那么第一步就是要分清谁是谁。

短时间内给出那么多张画像不切实际,尽可能用文字描述四阿哥必须认识的人。

一波前朝官员会在每天上朝时遇到。

除非极端天气或有特别事情发生,康熙在京城基本每天都会进行御门听政,就是在乾清门外开始露天的朝会。

大臣比皇帝到得早,一般穿常服戴朝珠来上朝,而每逢初一、十五以及逢五、十的日子要穿补褂。1

在穿补褂的日子中,更容易从补子的图案确定官员的品级身份。

常服多素色,那就要通过身高、胖瘦、鞋子大小、面部特征、口音等等去判断来者何人。

然后就看到了长达五十页的人物特点描述。

胤禛给标了序号,第一批必须认识的官员与宗室有一百二十六人。而此外,还有宫里的那些侍卫、太监是有三十八人。

相对来说,后宫里的人没那么麻烦。

身为皇子,不冲撞康熙的后宫女眷即可,尤其是生育了皇嗣的妃嫔。那数量比起官员少多了。

四阿哥基本也就是去永和宫探望德妃,或是去宁寿宫探望太后。

妃嫔居住于不同宫殿,一般情况下半途不会遇到。胤禛也写明了那条路线更为安全,以及请安的注意事项等等。

武拂衣将名单上的人物特点反复背默,力求做到遇上一个人就能立刻对应到对方的名字与身份。

亏得她没有脸盲症,而此时格外怀念照相机。哪怕胤禛写得再细致,文字描述比起相片总显得不够准确。

科技改变生活。

感叹了一句,继续投入资料阅读中。再认识了一堆人之后,就要搞清楚人物关系。

那些事太复杂,胤禛本人也不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