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雍郡王勇扮女侠客」。

“甄少爷,此次南下的第一站在扬州,劳您详细说说是个什么章程?”

胤禛进入角色。此前就说定了,上了船就称化名。

武拂衣还是用以前的假名——甄偲。

前几年,南巡时甄偲出场,山庙遇上了蒲松龄。

之后双方没有再见过面,只保持了书信往来。至于蒲松龄有无怀疑甄少爷的真实身份,那倒是不重要了,一些事看破不说破。

今年甄偲再次出现,已经捐了一个京城的六品官衔,但没有实权与差事。他与弟弟甄玖(胤禟·饰),两人一起南下搞一搞经商考察。

由于甄偲笃信风水,特意聘请道士随行,能随时进行卜测而指点迷津。

道士贾武(胤禛·饰),道士三昷(温宪公主·饰),带着道童甄琪(茉雅琪·饰)构成了这次的堪舆问策专业团队。

考察团众人的身份文牒、路引、道士文牒等等,统一由康熙办理作假,百分百包真。

南下考察,目标是云贵两广。

路线上,去时走水路,从大运河到长江,长江入湖南洞庭湖一带。

湖南与两广、贵州相邻,届时视情况而定先去哪里。而回程可能骑马,但也要具体情况。

胤禟不是全程同行。

去年,提过养殖珍珠与安置游民的方案,他主要是去考察哪里适合做养殖地。依照气候条件,太湖与洞庭湖都是不错的选择。不必非得二选一,可以全都要。

养殖珍珠以年为周期,不能等养出来再找卖家。

这次南下先收一批珍珠,搞出珍珠系列化妆品,然后给广州的欧罗巴商人去卖。

先试试水,这东西能否在西方似瓷器、茶叶等被受追捧。广告词也想好了,贵妇人才能拥有的殿堂级美白产品。

“等到了扬州,各自行事。九弟自去打探养殖珍珠的情况,我等就多逛一逛,将街头巷尾的世情都给记录下来。”

武拂衣说着大概行程安排,这次南下没有亟待完成的具体事件,主旨就是瞧一瞧市井百态。“随后,慕名拜访几个人。”

去拜访谁?

首先点名黄履庄。

若问他有何奇异之处,先列举一串名词:木轮自行车、千里镜、湿度计、温度计、器械狗……

这些全都是黄履庄发明制作的。

不错,不是来自西洋,而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发明制作。

武拂衣准备出京考察前,去理学院找几位老师聊了聊。

所谓人以类聚,问问他们有没有认识民间奇人精通数理格物。

数学大家梅文鼎给推荐了如此一位实操派奇才黄履庄,他在扬州亲眼见过那些设计发明。

黄履庄年幼丧父,初时靠着亲戚接济度日,后来依靠以售卖自制的新奇物品赚取生活费与私塾学费。

早在顺治年间,他在孩童时期就做出了机关木人偶。虽然后来没能考取功名,但对于数理格物的研究自成一派。一些发明事迹也被记录在《虞初新志》中,但因为不喜应酬往来,他并没有名声大噪。

前年,即康熙四十二年,皇家理学院成立。

梅文鼎写信给黄履庄,邀请他北上来京城,以其水平足以胜任教师,却被婉拒了。

黄履庄回信,他年纪大了,已经年近五十。

腿脚不利索,懒得动弹,更不提从来没去过北边,怕是适应不了新环境。

这些都是借口。

论年纪大,梅文鼎都七十多岁了,但也没有强行规劝。

人与人不同。

梅文鼎与皇上的重臣李光地交好,虽然人不在官场,却能适应这番复杂环境。

黄履庄却不一定能应对京城的人际关系。这地方一块招牌砸下来,压死的五个人里面有一个就是做官的。

真才实学与出人头地是两回事。

武拂衣却打定主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