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四百七十四章 论功行赏

第四百七十四章 论功行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消息,诸卿应该已经知道!今日朝会便议一议,该如何论功行赏吧!”

减少了处理的政务,周帝的精神明显好了一些。

“父皇,北境之大胜,一赖父皇用人有方,二靠将士用命,此乃本朝未有之大胜,儿臣为父皇贺!”

太子第一个站出来,为周帝庆贺。

随后一班大臣纷纷出列,为周帝庆贺。

看着自己的嫡长子,周帝眼神复杂,自己生病的这些日子里太子已经开始笼络朝臣了。

品级较高的官员都不在意这从龙之功,但是一直困在五品左右的官员,却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如今太子的声势,更甚周明生一桉之前。

在太子说完之后,一旁的楚王也不甘示弱。

“父皇,此战之胜果,堪称空前,应当对边关将士多加褒奖;为国捐躯者多加抚恤,照顾其家小生活;同时为天策军补充兵源辎重的损失……”

楚王所奏,相较于太子,更加务实,对于边事更加了解,相比于太子的奉承之语,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

楚王,周帝的嫡次子,乃是当今皇后所生,有将略,有干才,可惜了在为政之能不如太子,当个镇守边关的大将绰绰有余,但是不是天子的合适人选。

“瞻圭所言不错!”

天子夸了楚王一句,然后继续说道,“那各位就先议一议如何封赏吧!澄光,你是兵部侍郎,你先说说吧!”

兵部右侍郎李澄光被点名后,出列道,“陛下,封赏边关将士乃是天子之权,臣不敢妄议,惟伏圣裁!”

议功可不是个好差事,议得好,那是你应该做的。

但若是议得不好,无论给多给少都会遭人记恨,典型的吃力不讨好!

“无妨!如此大捷本朝未有,朕也要听听诸卿的意见!诸卿尽管畅所欲言,不必拘束!李卿就从你开始!”

“……”

李澄光是真心不想开这个头,跟在几个大学士背后喊对对对多好啊!

但是现在天子亲口,他就算不想说也得说了!

“陛下!臣以为,本次大捷,当以天策军大都督李承恩调度有方、统筹全局,当为首功;宣威将军曹雪阳斩敌酋二王,当居其次,苍云关苍云军统领燕忘情破敌有功当居其三。”

“那依李卿之意,该如何赏赐!”

李澄光真的醉了,自己感觉也没犯什么事,怎么就逮着自己不放呢?!

这个封赏看似简单,其实还掺杂着皇储之争。

李澄光身居兵部右侍郎之职,虽然不像几个大学士位高权重,但也能稳居钓鱼台,看京中风云变幻。

现在天子逼得,都没法摸鱼了!

“臣以为,原天策军大都督李承恩,当晋辅国大将军,赐开府仪同三司,封侯爵。原宣威将军曹雪阳,千里奔袭击破敌寇,阵战二王,劳苦功高,当晋怀化大将军,封侯爵。苍云关统领燕忘情,当晋苍云关主将……原壮武将军杨宁,先登破敌,当晋忠武将军,封子爵,原踏白营副将,杨过斩敌万夫长四名,千夫长十二名,破敌有功,当晋定远将军……”

李澄光作为兵部右侍郎自然是有真才实学的,甚至被视为下一任兵部尚书的最佳人选,一番话下来将几人的功劳清楚明晰地阐明,并论功行赏,即便是周帝、于延益来,也不会做得比他更合适了。

就在群臣点头之时,一个反对的声音出现了!

“李大人似乎少算了一个人!文华殿学士杨清源,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更是亲自率军奔袭,以火马奇计,大破乾军后营,论功当居曹雪阳之上,当为次功!”

更让群臣没法接受的,是开口之人竟然是太子朱瞻坤。

在场的人都知道太子和杨清源之间的恩怨,自从去年周明生一桉之后,太子妃便一病不起,太子四处求访名医都没有任何效果。

太子对杨清源可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