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 1390 最后一发子弹

1390 最后一发子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路”都是他不能接受的。

好吧,剩下的就只有拼死一战、玉石俱焚这条路了。

此时李定国没有任何后悔,他心里很清楚,作为统帅,自己没有同意部分部属的建议——放弃了当初那次逃出包围圈的机会,那么,就只剩下死战不退这条路了。

当时,当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出现在景栋东面的平原上时,他是有机会带领他的数百亲兵和两千骑兵迅速撤离的,如果他的心更狠一点,让自己属下的万余步卒在城外与吴三桂的骑兵打消耗战,他甚至还有先收拾细软再撤离的时间。

当然,代价是放弃跟随他多年的部属和城里的三万多妇孺家属。

李定国没有这样做,这位当年大西国皇帝张献忠的养子、爱将和实际上的继承人,这位永历朝廷的顶梁柱、曾经在战场上统帅数十万大军,两蹶名王的大明晋王李定国,身上拥有发自骨子里的骄傲气质,这种傲骨使得他做不出这等苟且偷生的事情。

不过就在现在,仿佛敌人又给他提供了一个苟且偷生的机会----就在昨天晚上,有细作来报,城西两个清军大营好像有异动,到今天凌晨,他派出的亲兵骑哨又来报,说位于城西北和西南的清军大营突然在一夜之间向东移走,也就是说,如今的景栋城,居然只是处于半包围的状态!

难道是援军来了?但多年的军旅经验让李定国心里立刻否定了这个念头----如果真是援军来了,吴三桂绝不会摆出这种的阵势的。

因为,这种围三阙一的布局,只能证明吴三桂将要对景栋城发起强攻了。当然了,这也是在向自己的敌手表示:你愿意跟我与自己做一场无言的交易?

这种交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吴三桂用这种方式告诉他多年的劲敌:你还是走吧,留下那些跑不动的步卒和妇孺给我当战利品,这样的话,本王也能向朝廷交待,而你,则有机会逃出生天。

毕竟,我们大可不必为了各自的主人,做两败俱伤的厮杀是吧?

就在这时,城墙上的李定国望着远方缓缓推进的攻城塔,嘴角泛起一丝微笑:吴三桂,你太小看我李定国了,在这个乱世,虽然遍地都是投机与苟且,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一样,为了自己的欲望和野心,甘当鞑子走狗的!

此时此刻,吴三桂的中军大营就坐落在距离景栋城东南的一座山坡上,这里距离景栋城东门大约三里地,整个大营居高临下地向从东南方向俯瞰着孟艮盆地,这里的地形还能监视景栋城周边的情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