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 1405 历史的第一个拐点

1405 历史的第一个拐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下有大约两千士兵,其中大多数是火枪兵和装备冷兵器的长矛手、盾牌手,以及数量不超过一千的骑兵。

因此,这次动员的兵力对付驻守马尼拉的西班牙人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当然了,也要考虑到西班牙人可以利用当地土著部落对华人财富的垂涎,动员马尼拉近郊几个土著部落的男丁来协助他们对华人的屠杀行动,这些男丁的数量不会低于五千人,毕竟这是旧世界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不过,也许,如果澳洲人及时出现在马尼拉附近并展示了强大的武力,这些部落会采取观望的态度,当然了,即便是这些土著部落参战协助西班牙人了,他们唯一的结局是当炮灰----只是战斗可能会因此多拖延一些时日而已。

参加这次行动的除了陆军,还有目前澳洲联邦能动员的所有武装商船,考虑到巴石河的水深,七艘骄傲级武装商船在完成掩护陆军登陆的任务后,剩下的任务就是控制码头、马尼拉湾海面和滩头,护卫海岸线。

而胡小林他们率领的四艘春申级轻型武装商船将进入巴石河,直抵马尼拉城墙外围,任务是在河道里掩护陆军进攻马尼拉城墙和打击可能出现的土著援兵。

春申级轻型武装商船上的七零舰炮、轻型臼炮和蒙蒂尼机枪,完全能够胜任上述任务。

而且,这只是《火炬计划》第一阶段的任务细节……

随后的历史将证明,公元一六六二年终将是一个载入史册的年份,在这一年里,除了发生在吕宋马尼拉城的这个影响南洋政治格局的大事件外,这个地区还发生了好几件足以被后世历史学家称之为“历史进程的拐点”的大事。

就在这一年的一月底,当澳洲联邦陆军在北缅甸鏖战之时,远在大陆东海岸的福建金厦,郑成功发起了对荷兰人据守的热兰遮城的攻击,战事打到到三月份,荷兰总督揆一投降,郑成功终于在台湾南部获得了立足点。

当朱北国、任柯和艾鲁什率军在攻打马尼拉、占领吕宋岛的时候,徐志被孙老提名,并在联邦议会通过任命,成为澳洲联邦历史上在澳洲大陆上的第一任区域总督:澳洲北领地总督,徐志很快筹划组建了一支由三十余艘大小帆船组成的船队,开始了一场极具历史意义的行动----登陆澳洲大陆。

在这年的十月下旬,船队首先抵达中兴岛南的一座大岛,在旧世界,这座岛屿和其周边的群岛被称之为南韦尔斯利群岛,而在这个新世界,这座大岛被叫做复兴岛,这是船队离开红码头时,徐志突然发现,还没有给那座距离中兴岛不到四十公里的岛屿起名字,于是前来送行的孙老一拍脑门说,那个岛屿跟中兴岛也算是姊妹岛了,就叫复兴岛吧……

徐志的船队在复兴岛没有停留多久,在留下五百垦荒的居民和各种物资后,船队继续南行,两天后抵达澳洲大陆的这个箱型海湾的底部。

一六六二年十一月六日,这支帆船队终于靠近了遍布着低矮红树林的海岸线,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平静蔚蓝的海水、五颜六色的红树林和渐隐渐现的白色沙滩,这天下午,一共有一千多男女老幼陆续在这片银白色的沙滩上登陆。

徐志在望远镜里观察着这片海岸,他和他的属下没有发现这个地方有土著部落的活动迹象,这片海岸的东西两侧有两个河口,徐志最终决定在东侧那条大河的河口处建立码头,整个地区地势十分平坦,经过初步测量,他们发现,从海岸线向内陆延伸数公里后,陆地与海平面居然只有不到一米的落差,因此这里的河水流速极为缓慢,河道也及其蜿蜒曲折,海水倒灌对土地侵蚀严重。

因此,河岸两边几乎全是大片的稀树草地或盐碱地,然而,这里的土壤虽然不利于放牧或耕种,但这片区域却是白沙化工集团选定的基础化工原料和初级化工产品的生产基地,因为这里的沙滩和盐碱地是搞海水化工的理想之地。

因此,登陆的这一千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