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 427 不虚此行

427 不虚此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部脱手,且不亏有赚,

特别是白糖和红薯酒,别看其销售金额占所有收入的比例不大,但大伙都知道其中的重大意义。

关于那批超市货的出手,其实大伙现在也都想通了,超市物资是一锤子买卖,卖多卖少其实是无所谓的,而白糖和红薯酒却是长久生意。

至于利润,虽然事先并没有仔细核算糖和酒的成本,但那是因为没有实地了解新世界的物价,凭历史考据得来的市场价格其实是有误差的。

但通过这次交易,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特别是朱北国,事实证明他的历史考据虽然有偏差,但也七七八八的也基本靠谱,总之白糖和烈性酒的市场价值很令人满意,至少是高出了预期不少,一句话,这里面果然有暴利!

因此这时候无论是在妮可号上还是骄傲号上,处处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大伙都很兴奋。

现在,大家不仅把手里的货物卖了个好价钱,还签订了一个正式的贸易协议,显然着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开端。

当初的这个“贸易立国”方略是还是一个纸上谈兵的、所谓的既定国策,到如今,已经渐渐成为现实了,看来这个国策是可行的,有可操作性,确实值得高兴。

总之,自打出海后,经风历雨的过了一个月了,最终得此结果,算是不虚此行了......

当然了,关于这场贸易和这份协议,在对方看来也是满意的,朱北国甚至认为,苏禄国应该是更加的满意,当然朱北国在获得确切情报之前还不清楚的是,其实苏哈比达图丞相应该是对这个协议最为满意的人。

后来,根据郑福带来的情报,说明朱北国的感觉确实正确。

首先是因为,对于苏禄国而言,丞相大人和国王陛下通过垄断澳洲货的进口和来自澳洲的采购,确实让这些他们赚了大笔的真金白银。

因为那些来自“魔鬼船”的各种“珍宝”——品质奇异的装饰品、玻璃器皿、玻璃镜子以及大宗的绵白糖和红薯酒,确实价值不菲。

虽然为了拿到这些货物,让苏禄国初期先付出了近二十五万两白银,但仅仅两个月后,这些货物在南洋地区的很多港口就被抢购一空,而且是在价格平均翻了一番的情况下被抢购一空的,其中一些珠宝的价格还翻了两番,原因很简单,这些“珍奇之物”确实稀罕。

人们当然不知道这些东西来自另外一个世界,但对于货品的好坏和珍稀程度而言,但凡积年经商的老手都能判断出来。

所以当这些货物刚刚面市时,商人们无不被震惊、被震撼,因为无论从欧洲人那里还是阿拉伯人那里,甚至从一向以拥有各种珍奇货物著称的印度人和华人海商那里,都找不到能与之品质匹敌的类似货物!

后来这些货物碾转流向世界各地,其价值早就超过了当初——当然这又是后话。

总之这一回苏禄国的大人们因祸得福,仅仅是这些货物的变现,就收回了所有的对外赔款损失,最终还净赚了十五万两以上的真金白银,这相当于苏禄国凭空多出了一年半的财政总收入!

一句话,这一回,几乎垄断了澳洲货买卖的丞相大人赚大发了。

然而,这还没完,根据双方达成的贸易协议,以后澳洲货会源源不断地运来,包括那些优质的白糖,让人印象深刻、欲罢不能的烈酒,还有各种珍奇的玻璃镜子和玻璃器皿……

总之,如今的苏禄贵人们是两头赚,通过垄断外贸,一头拿着优质的澳洲货去海外卖高价,另外一头,又通过垄断采购,再狠狠地挣一笔澳洲人的银子……

事实证明,苏哈比丞相确实是一个睿智之人,他对澳洲人的判断一点也没错,随后澳洲人在霍洛港的采购规模之大,简直令苏禄国的**商行为之震惊,让自家的垄断商行挣足了银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