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 1129 边际效率

1129 边际效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北国制订一个北进航线开拓计划,很快就会写好,这样吧,咱们明天晚上开个会讨论讨论朱大博士的计划……

第二天晚上,朱北国交出了一份新的北进航线开拓计划:建议正式开拓澳门——嘉定——北大年贸易航线。

朱北国在题为《北进计划第二阶段行动纲要----提交联邦参议院讨论稿》的书面报告开头中说,我们的不少物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需要依赖北方地区的输入,尽管其中很多物资在我们身后的南方大陆也盛产----比如矿产资源,但目前我们必须依赖北部,因为产生这种依赖的原因以其说是资源分布问题,倒不如说是劳动力分布问题。

众所周知,在我们背后的澳洲大陆,拥有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其它经济资源,但我们目前却无力发掘,原因是在那片大陆上我们找不到合格的劳动力,尽管那里生活着百万土著人,但想让那些土著融入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从能力上还是从成本上讲,我们也没有办法让这些土著人很快成为我们的“贸易劳动力”,这也是我们目前迟迟没有南进那片大陆的根本原因。

只有当我们有条件大规模向澳洲大陆移民的时候,那里的资源才能为我们所用……”

这时朱北国扭头看向余总裁笑道,余哥对此有过精算,是不是请余哥再多说几句?

余何为抬头看了看安静的会场,点点头拿出一个小本子,翻开其中一页说道:

“嗯,刚才已经说过了,至少在最近几年,我们贸易聚焦点肯定是在北方,而且还不能太远----从贸易成本上讲,贸易规模应该跟航程相适应,理论上讲,航程跑得越远,运输量就应该越大,否则其边际效益会有损失……”

余何为说到这里顿了一顿,看大家都在认真听,于是继续说道:

“按照《开济会》最近做的边际效用财务测算,一艘骄傲级武装商船的最佳贸易周期应该是二十到三十天,超过这个时间,尽管利润总额可能仍然会上升,但,边际利润就会下降,所以,如果,我们要想直接去印度的果阿、卡利卡特和锡兰做生意,那么至少应该组织起一支至少两艘船的船队,才能让边际效益保持最佳。

同理,去朝鲜和日本贸易也是这样,但很明显,我们目前没有力量组成这样的船队,而且也没有这样的必要,所以有关直接去日本和朝鲜做生意的想法,至少从经济角度,在目前是划不来的,也就是说,按照我们单船贸易能力,北至金厦台湾,西至马六甲是我们活动范围的极限了。

另外,考虑到马六甲的开发程度和地理位置,我认为开拓嘉定、华富里和北大年港的航线才是最佳选择,当然了,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贸易航线,因为这条航线涉及到好几个东南亚国家:除了安南和占城以外,还有泰国,中途也许还需要安南的港口进行补给,这些国家对海上贸易的态度也各有不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