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 1235 地下铁道

1235 地下铁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岭南地区是远东大陆十六个大型矿带之一,被称之为“岭南成矿带”,这里拥有丰富的铅锌钨锡等有色金属矿。

于是敖家和梁家的人根据这张详尽到令人惊讶的矿山分布图所指,派人专门去了一趟江西大余的西华山、于都的盘古山和广东东部的莲花山等好几个地方,比照着澳洲人提供的矿石标本图样,非常顺利地找到了不少黑色和灰色的石头,前一阵子,这两家已经开始在那些地方运作官府疏通关系准备开矿了……

朱北国搭乘的沙船在一条不知名的河道里蜿蜒前行,不一会就出了广州城的北水门,两半个时辰后,沙船在一座小镇的码头上靠岸了。

乔二公子告诉朱大博士,这里叫宝岗镇,西临北江,东望白云山,穿过镇子中心的水道与北江相通,这里有大一片沃土,是当年某位大明王爷的王庄,大明倒了,大清来了,正所谓“前人田地后人收”,这片土地又几经易手。

就在半年前,这里的其中八百亩水田成为乔家的田产,然而,这却是澳洲联邦的秘密产业,是朱北国制订的潜入广州计划的组成部分----以乔家的名义在广州以北地区置一处掩护性质的产业,使之成为内陆的一个秘密情报基地。

在朱北国的计划中,这个基地不仅是情报收集的基地,也是秘密贸易通道的一个关节,甚至还应当是一个秘密的移民转移基地。

这是朱北国在半年前认真考虑了火塘俱乐部建议的成果,其实就是那个早先提出来的叫“地下铁道”的行动方案的组成部分。

该方案的名称取自旧世界的十九世纪的一个地下移民系统,当初在美国南北战争前,北方的黑人解放组织曾经构建了一个地下交通网络,用于偷偷的将南方种植园里的黑人奴隶运送到北方,让这些黑人脱离南方奴隶制各州成为自由人,这个交通网路在当时被取名为“地下铁道”。

早先黄海等人就曾经对朱北国建议说——如果我们利用商道网络,把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愿意从内陆出逃的人们偷渡到海外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由于技术手段的局限,这个时代的国家机器对社会和人员的控制并不算严密,又没有身份证,没有档案,更没有大数据,也没有行程码和健康码这些劳什子,所以唯一能限制人口流动的,只有交通条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