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 1223 僧王

1223 僧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就在旧世界的仰光城的对岸。

当年,僧王很快出动了五千名半职业化的僧兵,据记载,僧王的军队不仅牵制住了掸族东吁王朝的军队,还从阿卡人手里夺回了勃固城并把它交到孟族人手里。

当然了,做这一切都是要有回报的,回报之一是僧王从此在勃固王国拥有了“听诏不听宣”的自治身份,二是王室不仅承认了僧王的特殊地位,勃固港的税收也有相当大的比例“布施”给了僧王所在的寺庙。

所以,当我们了解这些历史渊源后,我们再把这一切放到一个更大的历史背景中去,那么,这个时代最重大的地缘政治历史事件是什么呢?

显然就是大明帝国的崩溃,以及由此产生的、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的连锁反应。

缅甸各国王室与僧王的关系,从宏观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只是一系列多米诺骨牌中的一小块,然而在这个世界角落里却是一个大波澜,首先是那个勃固王国的世敌——掸族的东吁王朝,也就是那个暂时收留了永历皇帝的阿瓦王国,近十几年来逐渐与当地的佛教寺庙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原因是目前的阿瓦国王趁着大明的灭亡,目前正在起劲第吞并北方的部族,目前,阿瓦王国的势力已经接近滇西,而这些与云南接壤的丛林部族,在过去或多或少都算是在大明的保护之下的。

然而,现在大明的保护没有了,阿瓦国王的野心就开始膨胀起来,于是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据说,东吁王国境内的寺庙因此损失了很多田产和税源,原因是战争征税,因为东吁王国没有像样的海外贸易口岸,阿瓦城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内河贸易城市,物资与税源的匮乏让国王自然而然地把主意打到富裕寺院的头上,而且,东吁王国的寺院对于沙廉的僧王而言有点鞭长莫及,近年来,有很多寺院被迫屈服于国王的各种征收和盘剥。

王国随着北方征服战争的胜利和战争规模的扩大,这种也矛盾愈演愈烈,于是反抗就发生了,最先用实际行动对国王的税收官员发难的是阿瓦王国南部的一些寺院,这些寺院为了逃避被国王盘剥,将其名下的田产献给了沙廉的僧王---貌似这在缅甸好像是个传统,在通常情况下,寺院投靠沙廉的僧王麾下后,貌似就能免掉很多税收,显然,这也是沙廉的僧王与东吁王朝关系紧张的历史原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