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乡间小饭馆[美食] > 第 13 章

第 13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六月六日,时值芒种。芒种时节,蛙鸣庭草,田畦农忙。

早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袁如珠凝视窗外的雨,低喃:“芒种雨涟涟,夏至旱燥田(摘自农谚)。”

吴桂芳拿起雨伞往外走,袁如珠问:“幺姨,你去哪儿?”

“长贵去水田里放水了,没带伞,我去给他送伞。”

“我去吧。”袁如珠接过伞,穿上雨靴,快速走出院子。

“幺姨爹!伞!”到了水田里,袁如珠把伞递给李长贵。李长贵全身都淋湿了,他抹抹雨水,“这点雨没啥,淋点雨还凉快哩。”

天气一日比一日炎热,就连早晨都已经感受不到半点凉气。

“别感冒了。”袁如珠望了望水田里慢慢流出去的水,说,“我先回去了。”

小被雨淋得湿漉漉的,雨靴才在泥土里印下了浅浅的痕迹,微风吹来阵阵榴花香,袁如珠循着香味望过去。

芒种时节,榴花开欲燃,明媚照眼明。被雨水打过的榴花,呈现出一种橙红的透亮,明艳而不艳俗。

袁如珠欣赏着明媚的榴花,她折下几枝榴花,又去摘采了一些野花,随后返回家去。到了家之后,她把红澄澄的榴花和五颜六色野花的插进水瓶里。

早饭过后,她抱着水瓶,将花儿放进饭馆里。破旧的小饭馆有了花朵的装饰,似乎是一瞬间明媚艳丽了起来。

“真俊。”吴桂芳瞧着水瓶里的花,瓶子里的花色彩和谐,疏密有致,上轻下重,上散下聚,各具意态,十分赏心悦目。

“没想到珠珠你挺会插花的。”

袁如珠说:“随便插的。”倒也不是真的随便插的。古时有花朝节,她在古代时参加过几次花朝节,因而对插花技巧有些许了解。

“老板这花插得不错。”食客进入饭馆,注意到插花后赞道。

“老板不仅菜烧得好吃,花也插得好看!”

见食客们对袁如珠夸个不停,吴桂芳眼角眉梢都是化不开的笑意。去后厨端菜时,袁如珠叫住她,“幺姨,你让幺姨爹去荷塘里摘一些莲藕带过来。”

“要做莲藕吃?”

“嗯,今天芒种,要吃绿豆酿莲藕。”

芒种时节,需食生津止渴、清热泻火的食物,绿豆和莲藕能生津止渴,清热泻火,故而古时芒种这一天,人们往往会吃绿豆酿莲藕。

吴桂芳疑惑,“芒种要吃绿豆酿莲藕?咱们这好像没这习俗。”

“嗯……我在书上看到的,说古代有这习俗。”

吴桂芳点点头,“行,我这就给长贵打电话。”

临近午时,李长贵把洗干净的莲藕送到后厨里,袁如珠将莲藕两头切开,把处理好的绿豆填进莲藕里,用牙签封住切口。

锅烧热之后,倒油,姜片爆香。姜片香味爆出来之后,她把猪龙骨和瑶柱倒进锅里翻炒几下,然后在锅里加水。

待水开,她捞出龙骨沥干水分。接着便开始煮汤。

锅里的水大火烧开,咕嘟咕嘟沸腾时,盐和糖入内搅拌,继而倒入龙骨煮汤。

闷煮了些许时候,袁如珠将填满绿豆的莲藕倒进汤里,继续焖煮。

骨头的鲜味缓缓融进绿豆的清新和莲藕的清甜里,融合成的特殊香味在厨房里四溢。袁如珠嗅着汤锅里飘出来的香,鼻子动了动,接着继续炒饭。

她喊了一声,“蛋炒饭做好了!”

吴桂芳很快跑进来端盘子。

时间缓缓流逝,汤锅里的莲藕已然熟透,袁如珠盛出莲藕,将莲藕直刀切成圆片。

切成圆片的莲藕摆放到盘子里之后,她舀起汤锅里热腾腾的汤,尽数浇到莲藕上。

淋过汤汁的莲藕仿若穿上了水晶外衣,亮晶晶地冒着热气。

吴桂芳把放在后厨的折叠小桌打开,袁如珠端起淋了汤汁的莲藕,端到小桌上,转身去舀饭。

一家人团团围坐在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