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从1991开始,收割全世界 > 第418章见招拆招

第418章见招拆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山城时尚那边当初刚开始也是忙,但是那边人多,于长明、张成、冯奎宇、杜荣志他们又懂生产,所以韩小东只是在销售和经营策略上下的功夫多一些。

但是天下泉不同,靳远海倒是挺负责任,但他终究只是一个区办小汽水厂出来的,眼界和能力都一般,后招的宋广海、韦燕等人也是如此,都不是韩小东心目中理想的管理人才,好在这帮人刚刚经历下岗之痛,干起活来绝不偷奸耍滑,也算勤能补拙。

韩小东也是如此,他对每个行业都有涉猎,但对每个行业又都不是很精通,也是边干边学。

好在九十年代是一个很宽容的年代,一个允许你犯错误的年代。

因为做生意的人少,竞争不是那么激烈,所以一个新品推出的利润空间是很大的,有了足够的利润,就可以相对从容的调头,转向,甚至是踩刹车。

而不是像前世后期,一个领域兴起不到一年,立刻就有千军万马杀到跟你抢夺那可怜巴巴的蛋糕。

团购火了,“百团大战”、“千团大战”就来了。

社交软件火了,立时涌现出无数的聊天APP。

只要你犯一丁点错,甚至即便你不犯错,但只要你不是这个领域最顶尖的,那你注定会被淘汰。

那是一个让人焦虑,让人窒息,甚至让人绝望的竞争地狱。

韩小东前世的老板就是做风投的,所以韩小东见过无数优秀的让人嫉妒的年轻人,在那片冒着血沫的红海中搏杀。

从心里讲,韩小东更喜欢现在的氛围。

因为他有足够的时间纠错。

人员不够,继续招聘;员工素质跟不上,请老师,开班学习,甚至自己亲自上阵培训;产能跟不上,订单已经排到十个月后了,立即联系郭长征,再建两座新厂房,同时联系三菱和小岛会社,加订四套货运电梯,四套大型灌装设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韩小东又安排于得水去滨城采购了四辆叉车。

韩小东见招拆招,与员工和公司一道成长。

他现在手里握着1000万现金,在93年,这毫无疑问是一笔巨款,可以供他在天下泉这张白纸上任意挥毫。

厂房的事毫无难度,复杂度没有办公楼高,甚至不需要内部装修,郭长征拍着胸脯保证,最多一一个半月就能完工。

三菱的川田正树回复,电梯已经从霓虹国装船,三天后就会运到滨城港。

和小岛正人的谈判费了点口舌,因为之前那两套灌装设备是五折购买的,小岛会社是赔钱的,现在肯定不能按那个价格购买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七折价格,每套105万的价格购买了4套大型灌装设备,总价420万元,付款方式还是和之前一样,订货款30%,其余款项待安装调试完成后补齐。

这些问题都不是大问题,唯一让韩小东头疼的还是奶源问题。

两个月后,当六套大型灌装设备同时生产时,天下泉的生产能力将达到日产12万瓶,月产360万瓶的恐怖数字。

山城现有的两家牧场根本不可能供给他那么多的奶源,除非山城人都不喝奶了,这不现实。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短期来看需要寻找周边地区的牧场,增加奶量,但要想一劳永逸解决,就得自建牧场养奶牛。

韩小东前世曾为两家超级奶企做过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对这个行业一知半解,他知道,自建牧场可不像开工厂那么简单。

首先它需要有足够面积,能生长优质牧草的牧场,其次,要有优良品种的奶牛,至于像牛舍反而是最容易做到的。

当然,还要有畜牧方面的人才来管理牧场。

一想到这些,韩小东就头大如斗。

不过放弃从来不曾出现在韩老板的字典里,困难就是克服的,问题就是解决的。

当天晚上,韩小东在天下泉的食堂里摆了一桌,把黄成吉和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