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是扶苏 > 第九十七章:真相

第九十七章:真相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司马欣连夜审理几名衙役,还没等用刑,他们全都招了,第二天司马欣把审理结果交给了扶苏,扶苏拿起竹简看了起来“民妇周氏,寿春三明乡人士,家有老妇和老夫,三个儿子三个儿媳,两个孙女一个孙子”

“民妇之家世代以耕田为生,虽家境贫困,却是善良之民。三个儿媳在家织布,老妇带家中小孙,日子倒也好过。”

“怎料,大祸临头!”

“十一月十五日,民妇家中尚在吃饭,一对身穿官衣的衙役不分青红皂白闯入民妇家中,抓走二儿子,说是犯了杀头之罪!”

“民妇二儿以种地为生,每日必路过大户坟茔,岂料大户坟茔无故被盗,因此将我儿当做犯人抓了起来!”

“民妇前去探望,我儿已被打的筋骨皆断,一见民妇,我儿大喊冤枉!”

扶苏似乎能从字里行间看出民妇当时的绝望。

“官差指着竹简说道,你儿已签字画押,择日问斩!”

“民妇让二儿指天发誓,我儿言道,若是做此伤天害理之事,日后永世不得为人!”

“天日可鉴,民妇三子良善之辈,长成至今尚不曾与人争执,岂会盗人坟茔?”

“当家的曾去喊冤,然官府言道,人证物证俱在,必不轻饶!”

“当家的要见人证,然官府推诿不可见,不出三日当家的气急身亡,直至临终仍口喊冤枉!”

“家中大儿前往郡守府伸冤,官府言道,此案由寿春管理,郡守府不接此案,大儿为此被流放吴越之地,三儿被逼入深山!”

“家中三位媳妇也惨遭毒手,死状不明!”

“民妇变卖家产,然半道官差围追堵截,民妇只得扮作乞丐,昼伏夜行,终于于昨日抵达咸阳!”

最后老妇表达了对廷尉府的感谢,希望他们早日查出真凶,还自己一个清白!

扶苏将此封竹简呈给了秦始皇......

秦始皇看完之后,当即怒不可遏,随后冷笑说道“看看,这就是大秦的官员,无事的时候个个歌功颂德,有事的时候个个互相推诿。且寿春衙役入咸阳抓人,抓的还是受冤百姓!”秦始皇的声音陡然严厉起来“身为一方官员理应照管一方百姓,处理事务不在行,残民害民倒是有一套,丧尽天良的事全让他们干了!连老百姓告御状都要半路拦截,是不是以为朕老了,不会灭他们三族了!”

扶苏也是义愤填膺,“父皇,民情无小事,而且此事绝不止这么简单!”

秦始皇目**光“接着说!”

“出了这等大案,且人证不全,为何当地要立马做成铁案?”

“再者说了,为何连郡守府都不接此案?且连人一家子都不放过,要斩尽杀绝呢?”

“为何寿春衙役要一路追捕?为何他们可以进入咸阳?是不是背后有人撑腰?”

从商鞅变法开始,大秦就有了户籍制度,无论何人都必须携带路引,方能入城,住店。

这家人跑了这么久,且沿途没有住店,为何还能被穷追不舍?里面一定有大问题!

“寿春官府为什么不让他们入咸阳告状,他们在害怕什么?到底有何人有此手段,可以让官府畏惧?再者说了,从寿春前来路程都有上千里,沿途经过的官府为何不上奏此事?”

扶苏咬牙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此案背后定有一个手眼通天之人!”

自古民不与官斗,这些官员虽然是皇帝派来治理地方的,但在当地之人的眼中,哪怕是最小的县令也是天子次一等的人物,在他们看来官员就是法。

若不是当地官府做的太绝,老妇也不会带着小孙女不远千里,也要到咸阳告状!

也算是这对祖孙命不该绝,遇到了出宫游玩的扶苏,才让他们逃过此劫,若是扶苏不曾碰到她们,这对祖孙会面临何等的结局?

最轻的安插一个罪名,流放边野之地,甚至一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