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葆光 > 第十三回:出家人邂逅镜天池,三兄弟会聚仙…

第十三回:出家人邂逅镜天池,三兄弟会聚仙…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歇马店地方只是个犄角旮旯,谈不上个弹丸之地,那里的人们虽然都没有多少说思,但世代繁衍生息,也创造了好多奇迹,还是有一些值得说唱的事,何不让人们也稍微知道一哈。这地方的山川水土,随天时,应地利,经风雨,历人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变化。这里的人如小溪中流水一般,断断续续,东奔西走,还没有归入遥远的大海,仓仓促促就渗入到松软的黄土中去了。

过去知道这歇马店历史的人没有文化,现在稍微识得几个字的人,不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多少故事。可怜自己连斗大的字都识不得几个,辨个路认个门都费劲,写个信还得求助于人。假如有人兼用笔墨,把它记在纸上,传于后世,虽是闲来无事,嚼舌根之胡言,也是茶余饭后,弹牙叉之乱语,说不定还派得上其他逗乐的用场。

且说那常胡浪,在长安城逛游了好些日子,一时就动起了念头,准备把歇马店的故事,弄成个戏本子,说不定也是跌宕起伏,妙趣横生,寓意深远的一出好戏。遗憾的是自己又没有这个本事,只好等走街串巷的时候,看能不能遇上个识字的能人,求助费点笔墨,把它记录下来。

再想办法去找个口齿伶俐,能说会道,还懂地方方言的说书人去说,听起来也会余味无穷。实在不行就是拿回歇马店去吗,请李四给大家念着听,到农闲时间大家凑到一起,取个乐也有个说头。李四虽然比不上路上碰到的那些谝客,但说起古今事来,也是天花乱坠,要是说当地的事,只要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那可能也会出口成章,妙语连珠。

正值夏天长至时间,万里晴空,烈日当头。霎时间是晴空霹雳,雷鸣电闪,一道火光从天空直射到望城寺后院的镜天池中。不知不觉,只见秦岭山坡乌云乱舞,定睛再看一片青云,悬挂在长安城南望城寺上空。谁知这怪事难料,一僧一道,乘云驾雾,来到在这镜天池畔。

只见那僧道,不知是邂逅,还是事前有约。相互见面,各行礼数,拱手客套一番,便在池边树阴下的乱石旁,找了块稍微平整的石头,相对随便坐了下来。道人先开口道:长老:近来何闻,一向可好。僧人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想起那多少年前,咱们弟兄在玉帝门前当差,相互配合,那可是神通广大,无所不能,行善作恶,呼风唤雨,随心所欲。

只因弟兄三个,相互争名夺利,各自为政,不听使唤,惹怒天尊,发配到人间。让咱们经历人间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以改邪归正,弃恶从善,遵修大德,以求善报。好在天老爷造化,赐得一对聪耳,还能辨得些驿站路标之类,爬山涉水,最后到听雨寺,以听经谋生。多少年来所见所闻,耳闻目睹的怪状奇事,恩怨是非,经历的喜怒哀乐,非三言两句之谈,一时也说不清楚。当下听得这人间世道,要破旧立新,咱这行当难以为继,还得要自食其力,不得坐享其成,看来这神仙的名分是靠不住了。

道人听了点头示意说:这人间世道,天地造化。你我弟兄,来到人间,无论佛门还是道观,经历却如此地相似。我自从离开桃花山,先后游览过这九州大地上的名山胜地,最终在那观风台落下脚来。如今相逢,所见所闻,大小事、奇怪事、好坏事也是说不尽道不完。

这天底下的事,对人而言,经历艰难、说来容易、细想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个生旺死墓绝而已。那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是过往云烟。对天地万物而言,三光永照、三才适存。五行相生则旺,五行相克则休,相互交替,自然平衡。僧人会意双手合十点头,嘴里吱唔着善哉!善哉!

话说那僧道二人在这里谈天论地,说长道短。东西南北,花开花落,云里雾里,无所不及。天上阴晴圆缺,人间悲欢离合,世道兴衰更替,江河山川变迁,无所不晓。游遍了世上名山大川,既经历了饥寒交迫,穷困潦倒,也体验了呼风唤雨,荣华富贵,不知悟出了多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