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葆光 > 第三十回:天无情人间逢奇荒,地有怨万物遭…

第三十回:天无情人间逢奇荒,地有怨万物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地震前的几年,还算是风调雨顺,官方鼓励人们种植鸦片,军阀借此扩充军饷,官民各有所图,商人从中牟利。一时间,这地方种植鸦片成了风,甚至吸食鸦片都成了时尚。

当时好几个大户人家的掌柜们,就开始奉劝当地的人,还得把眼窝子揉亮些,看得远一点,不要只顾图个眼前的小利,要是再遇上灾荒,省得到时候才后悔,那就来不及了。

地震过后,就有几个大户人家的主人,开始担心吃饭问题了。心想,地震灾害发生的时候,多少人家因吃饭问题犯了难心,即使手里有钱,都没有办法从外面换来粮食,只能向本地人家赊借,相互之间迫于情面,都要犯点难场。再遇上逃难的,走到门上,不管如何也得打发点才行。

在这偏僻山沟里生存,保证有水有粮,那才是最要紧的事。古人留下的经验是,别人有不如自己有,自己有不如身上有。市场上的粮食,那可是远路上的水,解不了近处人的渴。劝大家还是多种点粮食,少种点鸦片也无妨。有的人家只当是秋风过耳,没有听见。

天时又有好转,大户人家忙着雇佣长工,尽量开荒种田,储备粮油。时下许多小户人家还在急于趋利,大片种植鸦片。吴先生看到这样的情景,还是有点揪心。一日遇见李明达,就说了些闲话。

牛羊牲口要吃草,人无粮食吃不饱。不种粮食,遇上年馑该如何。这鸦片是能赚钱,有钱就能买粮食,但我们这里山高沟深,出入道路崎岖,从外面运粮食很困难,自给自足,才是最好的办法。遇到年馑的时候,你看哪一家人,是吃鸦片,喝铜钱活下来的,要是当时家中没有粮食,山摇地动,天崩地裂的,连条路都没有走的,还能到市场上换来粮食吗。请李明达奉劝大家一番,还是把农事做好,这样才稳妥点。

李明达听了觉得说得在理,但去劝说别人,叫人家不要多种罂粟,那可是断别人财路的事,落个损人不利己的话把子。人常说,劝赌不劝嫖,劝那些贪财好色的人,只怕自己难于担当。便对吴先生说:“咱们一起给道老爷说说看,道家现在是望族大户,道老爷名望又高,他劝了可能还有点效果。”两人就把这劝人的希望寄托在道老爷身上,直奔道家而去。

道老爷可是个明理之人,听了吴先生和李明达的话,虽说不是书上的,但觉得很有道理。立即起身说:“咱们一起到各家各户看看,种烟种粮的多少。顺便把你们的主意,给大家讲一下,让他们也知道些从长计议的道理,省得遇上年馑的时候,死磨硬缠的到别人家赊借粮,弄得大家都不得安宁。”于是三人就出门,到各家各户走一趟。

先来到周家,问了一下各种作物种植的数量,周家人也如实说了。大家听后,觉得这土地基本都是种罂粟了,粮食没有多少。再问周家的说:“你种这一点粮食,一年下来够吃吗。”周家掌门一听,就明白了意思,心想这是见不得穷人吃白馍,你们都在种,三番五次劝别人少种。

你们的土地多,大户身上的毛,小户人家的腰。嘴里随便应付着说:“今年已经种上了,明年少种点烟,多种点粮食。”这周家人心里暗想,我种啥种多少,管求你们的啥事。虽然心里不爽,但还算给面子,没有让这劝说的好心人伤脸。

随后几人就来到苏家梁,问了苏家的情况,也讲了些种粮的好处。苏家人听了说:“你们说的都是道理,但这当下官方还在鼓励种烟,种烟也有利可图,种烟换粮也是个办法。我也想种点烟,只是这干梁皮子地上,还种不成烟,就只能种点荞麦、胡麻、洋芋,种其他什么作物都是个百搭。”

到了龚家劝说了半天,这龚家人可不再客气,说出的话都能把墙碰倒。牛王爷不管马王爷的事,马王爷不管驴的事,各自管好自家的事。种好自己的田,不要总想着犁别人家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