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葆光 > 第四十三回:除寂寞顽童闹晓夜,断祖坟阴阳…

第四十三回:除寂寞顽童闹晓夜,断祖坟阴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且说吴家的家长,遇上了土匪,遭受了皮肉之苦不说,当众给土匪下话,自己在家族亲戚中的威严,或多或少也有点扫地。加上这家族一大,男女老少,诸姑伯嫂,也不好管教,就下了决心准备分家。

一天晚上,就把这主意给婆娘说了,大房头的婆娘雷氏听了说:“分家也没有什么不好,这四房头娃娃多,老四又是个甩手掌柜的,分开过活,估计都顾不住摊场,好在男人可以干地里的活。你看三房头这些娃娃,最大的女子都还没有成年,又没有男人主家,分了家,让这婆娘娃娃阿门个过活,那可就要犯难场了。”

掌柜的说:“牛吃草,鸡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吃苦受罪那也是天地造化,人的命。就按我的主意,婆娘家不要多管闲事。”雷氏听了就说:“是你问我,我才说的,不是我爱管闲事。你是家长,你就看着办去,何必要给我唠叨呢。”

吴家掌柜准备要分家,只怕别人家说自己的闲话。就动了心思,先是要把管理家族的事,交给老五来料理,自己平时指点着,不再过多的操心。再给老五交代,把这家分开以后,各自去生活,有了要紧事,还得相互关照着点。再过几年,娃娃们都大了,就由他们自己去好了。

好在自己的先人,早就给各家准备好了庄院房舍,还在三个庄子两边,各修筑了一个水窖。就这样,吴家家族就按各房头,分成了四家。当年的大户人家,变成族大户小,眼下便名不符实。

再说这吴家分了家,老大和老五就省了不少事。老大的婆娘雷氏,人能干不说,两个女子已经出嫁,跟前只有一个儿子,也在读私塾。好几年再没有生娃,这日子过起来就安稳,人也轻省了好多。

老五刚成家不久,身边还没有娃娃,两口子年轻,又没有其他拖累,那可就更轻松了。

四房头当下是一男四女,男的叫家柱,和三房头的老大家栋一般大,也在读私塾。这娃娃又小又多,男人忙乎外面的活,家里的事基本不管。这婆娘家,看娃喂奶,做饭补衣裳,就够忙乎的了,何况还有好多的家务活要做。小脚人家,喂猪狗喂鸡,忙不完的家务事。

四房头还算罢了,这三房头那就更艰难,三男三女六个娃娃,最小的还在吃奶。生活的寒酸,只有自己知道,那也是无可奈何。大女儿碧玉年华,独自照看内官的店铺,三婆娘张氏带着几个娃娃,在歇马店大庄里过活,两个儿子家栋和家梁,正在读私塾,这婆娘再能,也顾不住摊场。

大房头的婆娘心里过意不去,平时帮忙着看管一下小娃娃,其他的事都要自己去干。实在无法,这两个儿子读书的事,只好就放弃了。大儿子家栋虽然指给了二房头,那只是个名头。家栋就开始帮着家里干活,家梁多读了一年,也就开始干家务活了。

家栋,家梁无奈地放弃了读书,时常和老五一起干活玩耍。大房头,四房头的儿子们一看,人家们玩得还热闹,自己也就不想去读书了。吴家掌柜硬鼓(强迫)着,要让自己的儿子继续读私塾,儿子死活也不念了。就给大人说:“在家挨鞭子,读书挨板子,都是一样要挨打,在家还可以和大家一起玩。”掌柜一看,真是一个猪娃不吃糠,猪娃多了吃得香,也就不再强求了。

虽说这三房头的娃娃多,劳力少,没过多长时间,就开始缺吃少穿,日子过得非常难心。时间一长,大人娃娃也就习惯了。有苗不愁长,只要不生病,这帮娃娃们一天天,就会健康的长大。

三房头的张氏,自己对当下的辛劳,没有任何怨言。把日后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些儿子们身上。这些娃娃们,整天除了干活辛苦外,过得照样安然。真是:穷而不困,贫而不贱,难场事随时间过,无奈苦中寻欢乐。

这里掌柜的在琢磨,家族内部的事,通过分门别户,就算是弄清整了。还有这外面的事,也得想个办法。首先是这徐匡子的事,那可是老娘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