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葆光 > 第五十回:返迷途浪子悲往事,望秦岭燕雀盼…

第五十回:返迷途浪子悲往事,望秦岭燕雀盼…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说起这修铁路,那是国家的大事,也是这里人们的期盼。挖土垫方的活路,那是农家人的拿手好戏。到了农闲时间,大家踊跃投劳,要为国家的铁路建设做点贡献,以后通了火车,自己也能好好看一下,说不定还能坐在上面,到远路上去浪上一趟,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

当下虽是寒冬腊月,天寒地冻,但修铁路的人们,喊着号子唱着歌,当地的人们不会唱歌,但也能吼上几句秦腔,唱上几句花儿,干得还热火朝天,根本就没有觉得那是冬天,也没有感到干活的辛苦。只要不召集开会,这里的壮劳力白天黑夜,轮流着都在修路的地方干活。

大家和这些当兵的年轻人一起,比赛着干重体力活,农家人凭着一股蛮力气,终于有了个显摆自己能力的机会,那热闹的场面,只觉得心中无限的快乐,根本不觉得劳累。不时的还学着唱个歌,有时候把当地的花儿,也唱给当兵的和干活的外地人听,大家都觉得比开会舒坦得多。一时间,农会通知晚上开会,要批斗地主。

且说这李四,在狄道地方的师范学堂混了好多年,想中个举人,谁知科举早就废了。但自己当年立下宏志,也夸了海口,志向没能实现,还不好回头。李四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心里也很明白,没有钱财敲门,想进入仕途那是不可能的,只恨自己囊中羞涩。虽然考了多次大学,都没有结果,想当个公差,根本没有人举荐,只好放弃学业,离开学堂,在狄道地方做个私塾先生,混口饭吃。只是不好给家族人交代,也就多年不再回到这地方来。

这地方的人都认为李四还在考举人,谁知学校开始闹**。**期间,李四跟着大队人马一起到城里凑热闹去了。一不小心,叫官方抓去当了壮丁,发配到城外一个叫的娘娘庙的地方,修了好长时间的工事。

解放军打败了马家军,把兰州解放了,也把这李四给解放了。李四就继续回到狄道,一看各类私塾全部停办,公立学堂还没有健全。当下各地都在忙着分田分地,就得清理户籍。在狄道地方没有李四的户籍,李四无法落脚,只好背着个破烂不堪的包袱,带着一身的晦气,满脸颓丧的神态,疲惫不堪地回到歇马店地方来了。

李四来到自己的窑洞跟前一看,窑洞周围的崖面都落塌得不像个样子,窑里面只有原来住人的炕还在。李四面对眼前的情景,心里那个恓惶,不知如何才是,便想起了吕蒙正的《寒窑赋》。当年吕蒙正的寒窑,估计和这差不多。李四眼看着自己原来的住家安身之地,如今成了这个样子,忍不住就跪在窑洞前,放开嗓门哭吼了起来。

李二的婆娘徐氏听到门外有人在声嘶力竭地哭喊,就打发家中的娃娃们出门去看个究竟,到底是谁家的人死了。李二的大儿子和李四的儿子,两个手拉着手出了大门,老远一看,有人在李四的破窑洞前哭喊,两个娃娃斗着胆子走到跟前一看,根本认不得这是谁,不知道是修铁路的,还是要饭的人,就赶紧又跑回去给徐氏说了。

徐氏听到两个娃娃的话后,心中怀疑是修铁路的人死了,难道埋在老四的破窑洞里了。虽然多年不住人,但是没有被没收,还是李四的地方。要是老四回来了,往啥地方去住。即使要埋人,也得给我们打个招呼才合适,也不能随便占用。想到这些,徐氏只好亲自出门来认一哈。

徐氏走到那哭吼的人跟前,一看那人五体投地,只能看见尻子朝天,看不见面目,就随口问了一声。李四抬头一看是二嫂子,就哭着扑了过来。不小心,把这徐氏吓得后退,小脚人家,行动不怎么利索,就是一个屁股墩。李四喊了一声嫂子,徐氏这才醒过神来,原来是老四。

徐氏赶紧挣着劲拾起身子,把李四叫到自己屋里,先端了半碗凉水给李四喝了,随后就问:“你怎么回来了?”李四有气无力地回答说:“我这命苦人,不回来还能到哪里去。”

李四再看这二哥屋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