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我的姐夫是太子 > 第四百五十六章:加恩

第四百五十六章:加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万幸?这是何意?”朱棣甚是不解地看着张安世。

张安世笑吟吟地道: “臣所万幸的,乃是家父除了阿姐,便只产下臣这一子。于是姐弟二人,相依为命,感情甚笃。”

朱棣: “……”

张安世继续道: “据臣所知,这百姓人家,凡是子女多的,无不会充斥各种矛盾,闹将起来的也是不少,教人烦不胜烦。”

朱棣下意识地点头。

张安世的这番话,看似只是拉家常,实际上,却是让朱棣的心理好受了不少。

他将赤裸裸的叔侄相争,变成了家庭矛盾。

家庭内肯定是有龌龊的,谁家没有呢?

大家都这样,所以陛下至多也只是其一而已!你瞧,这心理负担也就没有了。

张安世接着道: “臣与阿姐之所以感情深厚。其一,自是因为阿姐将臣拉扯大,这其二,若是往深里去深究,便是我们姐弟二人可以相互扶持,彼此相助。”

朱棣听到这个,感触地叹道: “是啊,朕的几个儿子,当初也争得厉害呢。”

张安世笑了笑道: “陛下,其实历朝历代不都是这样吗?太祖高皇帝也是熟知经史之人,所以他在世的时候,一定很担心这样的事吧。”

朱棣的心情一下子又低沉下来,幽幽地道: “他担心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张安世道: “可太祖高皇帝所担心的事,却在陛下的手头上解决了,太祖高皇帝若得知将来自己的子孙可以和睦,因为陛下的缘故,彼此可以相亲,定要大悦。”

这话锋,直接又给转了回来。

朱棣凝视着张安世,知道这其中自然有安慰的成分,却慢慢地也琢磨出什么味来。

张安世道: “现在朝廷分封陛下的兄弟和儿子们在外,诸王极需朝廷的支持,再无异心,只希望能够与陛下多加交流,至于赵王和汉王两位殿下,与太子之间关系也渐渐亲厚,难道……这不是可喜可贺的事吗?”

“兄弟和子弟们,都在一口大锅里吃饭,时日久了,必定要产生争执。可若是见这锅分出去,既可借这些亲族为大明开疆拓土,而亲族们又借本家之势,而在外羁縻四海,彼此之间,已形成了天下最牢靠的共生关系,谁也离不开谁,且历朝历代,宫中怀疑宗亲们造反的问题,也得以解决,纵观历朝历代,只怕眼下没有比这个时候,宗亲关系更和睦的时期了吧。”

“哪怕是建文……不……哪怕是朱允炆,如今他已为僧,在吕宋等地,大建佛寺,弘扬佛法,据臣所知,不少宗亲,也都对他放下了嫌隙。诸王都愿意与朱允炆合作,希望他的寺庙建至自己的藩地来,因为唯有如此,才可借我大明之佛,来安稳人心。”

“陛下,太祖高皇帝若是知晓,陛下解决了宗亲之间这样的大难题,又怎么会责怪靖难这样的小事呢?”

….

朱棣颔首,振作起来,转而道: “朱允炆现在怎样?”

张安世便道: “他一心向佛,四处弘扬佛法,如今……已颇有成效。西洋各国之中,已大建佛寺,由他的弟子们主持,听闻现在,弟子已有三千之众。陛下,臣斗胆而言,从前陛下对朱允炆,定是嫌防的。可如今,陛下还会嫌防吗?只怕这个时候,巴不得他能够长命百岁,能够在西洋,过的好一些吧。”

朱棣颔首: “此子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个好和尚。”

张安世笑道: “臣也早看出,他定会成为一代高僧。”

朱棣瞪他一眼道: “你这是事后诸葛亮。”

张安世摇头: “这却不是。因为在臣看来,能成为高僧的,从来不是那种自幼遁入空门的和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