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人,得加钱 > 第八百零九章 没有辫子的清军

第八百零九章 没有辫子的清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按传统讲,纪副主任还是想王爷走老式武装夺权道路,而不是现在这种悄悄进村,打枪不要的和平道路。

因为前者更正大光明,后者有点拿不上台面。

这就是思想局限。

作为传统官僚,纪副主任多多少少有些不把百姓的命当人命看了。

火枪一响,反旗一竖,再怎么控制,没个千万人为之送命,怎么能叫武装夺权?

就现在全国大半满城未下的现实状态,只怕一场波及全国范围的内战不可避免。

而王爷这边,无论是街边的乞丐,还是胡同的姑娘,统统都是他的心头肉、座上宾。

当真是能少死一个是一个,能多活一个是一个。

国家长远利益,百姓切身利益,永远都是贾六最重视的所在。

这就是格局,决定地位的格局。

“果然,自古投降派是最可怕的。”

身为上位者,贾六目光是聚集在全国这一盘大棋上的,不像老纪始终盯着紫禁城看。

总以为登上那座龙椅就是胜利,为之忽略龙椅以外的一切,包括百姓的生命。

他认为国策还是要讲一讲的,但辫子也是要正大光明去的。

因为,他打算借保宁刮起来的这股歪风邪气,顺势将陕甘绿营打造为全国第一支无辫军。

犹记得民国以后,那张勋张辫帅带着帮辫子兵进京保小皇帝复辟。

那么,必然要有支无辫军进京帮着睿亲王篡位。

这才符合历史嘛。

要不然,太无趣了些。

要想事情变得有趣,就得给去辫打造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

至少,要对朝廷有所交待。

“交待?”

纪副主任心想你个不要脸的好意思说这个词的。

交待?

你他娘的给谁交待?

给你自个么。

摄于王爷虎威,还是绞尽脑汁从大清开国历史,以及发展境况、当前困境寻找破局答桉。

半响,一拍脑袋:“有了!”

贾六大喜,忙问老纪想到什么好法子了。

纪副主任问道:“王爷,皇上...老四鬼子是不是在国丧期间把辫子剪了?”

“嗯?”

贾六甩了甩手中的辫子,“有这么回事,当时因这事还生了很大风波,最后是本王力挽狂澜带兵救驾,要不然大清不知道坏成什么样呢。”

纪副主任听后,小声滴咕了三个字,抬头又问:“那老四鬼子是不是汉人?”

“不要明知故问。”

贾六两手勐的一扯,软绵绵的辫子立即变成了可以勒死人的辫子。

硬的很。

“是,是。”

纪副主任赶紧赔笑,讲出自己的意思。

就是王爷通过《无向湖广浪死歌》来扇动南下出征的八旗官兵打回京师,讨伐万恶的老四鬼子,那么,为了配合这场声势浩大的归乡行动,是不是需要一支部队北上勤王呢。

总不能你大将军王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八旗北返吧?

“有辫子的反对老四鬼子,没有辫子的当然要支持老四鬼子了。”

贾六目露狐疑:“你的意思人是我,鬼也是我?”

“王爷英明!”

纪副主任脸上的敬仰不是一般人能表达出来的。

贾六陷入沉思。

老纪的逻辑是建立在乾隆是汉人基础上的。

因为乾隆是汉人,所以八旗官兵要打倒他。

也因为乾隆是汉人,所以陕甘绿营要支持他。

环环相扣,彼此之间又有紧密联系。

而这一切的钮带就是他这个大将军王。

“回头你给行辕传达一下,从各府州县再抽五百人充实文宣机构,务必要让皇上是汉人的事实深入田间地头,我大清上至八十岁老翁,下至八岁孩童,都要知道这件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