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人,得加钱 > 第八百六十九章 不好了,会长打起来了

第八百六十九章 不好了,会长打起来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排名第一的总理副大臣协助总理大臣总管各大衙门,余三位总理副大臣每人分管部、院、寺、府等政府一级机构。

现与六部并行的一级机构如都察院、理藩院、内务府、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等单位,暂都保持现状,原则上除内务府外皆向内阁负责。

至于这些单位是否合并、裁撤,以达到精简提高理政效率,伺新政府成立后,根据形势逐一调整。

毕竟,新朝廷的首要任务是北伐四鬼子,之后维持朝廷稳定,安定人心,使维新朝深入人心,而不是马上就要大刀阔斧的改革。

博副会长以湖广总督高位出任总理大臣是众望所归。

对此,老博也十分满意,看向女婿的目光赞赏之余更是无比慈祥。

李会长以四川巡抚出任排名第一的总理副大臣,也是人心所向。

余阿思哈、纪昀二人各有千秋,入阁办事也是理所当然。

最后一位总理副大臣人选暂时空缺。

确定内阁负责制后,贾六让二位会长具体研究一下六部尚书人选,并明确表示新朝廷不设满汉尚书、侍郎,只设尚书一人,侍郎二人。

若部务工作繁忙,也可增设侍郎人选。

任职人选不分旗员、汉官。

其余各大机构,包括地方官员任职,也一律如此。

二位会长显然清楚皇帝陛下欲以此使大清真正成为旗汉军民之大清,而非八旗之大清,从而最大程度削弱民间反清复明情绪,因此都表示支持。

“不过这样一来,就需裁撤大量官员,臣恐有心之人会借此反对陛下。”

老博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别的不说,光六部这一块满汉尚书侍郎就几十个,现在维新了,一个部只保留三位堂官,其他人怎么安排?

这些人在乾隆那里有大官做,到了你维新皇帝这边却是连顶戴都没了,怎么可能不反对维新。

能在京师任官的,又哪个是等闲之辈。

万一这帮没官做的官员到处扇动反对维新,蛊惑民乱,恐怕维新朝成立后不仅要忙于光复京师,还要忙于应对各地民变。

保守估计,光京师各大衙门需要裁撤的堂官数量就高达上百。

想要和平解放京师,维新朝就一定要拉拢安抚这些官员。

这么一来,新政就没法推行。

因为,根本没有那么多单位可以供这些官员上岗。

怎么办?

老博和老李一时都没有好主意。

贾六轻咳一声,说这个问题他考虑过,决定于维新朝廷设立一个同议政王公大臣会议类似的机构,凡是需要从本部退下来的满汉堂官都授以议政大臣衔,于此机构任职。

大概就是国策顾问的意思。

任职期间,议政大臣有权对朝廷施政提出意见,并享有对重大决策表决的权力。

当然,皇帝陛下本人享有一票否决权。

“就叫议政院吧。”

贾六觉得这个设计可以完美解决大量高官没有事做的麻烦,有必要的话还可以提一级安排。

从二品的侍郎从本单位下岗之后,可以到议政院任职正二品议政大臣,退休后再给他提一级发放工资。

这样,无论是品级还是工资,他这个维新皇帝都是诚意满满了。

再不识趣,内库烧尽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他又不是没干过。

满城不祥事件,那是他平生最得意的事。

老博想了想,说这样的话可以将议政院同都察院合并,都察院作为议政院的常设机构,如此也能让退下来的官员发挥一下余热,不致这帮官员以为自己是被朝廷闲置了。

贾六欣然道:“这个提议很好,具体如何安排,会长同阿玛商量一下,给朕拟个章程就是。”

之后将立后的为难处同二老说了下。

李会长几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