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六零年代假夫妻 > 六零年代假夫妻 第44节

六零年代假夫妻 第44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何况她扎根西北没打算去首都,没套近乎的必要。

跟着这些北京来的专家们跑,她这个高中生学了不少的知识,倒是可以合情合理的传授给当地的老乡们。

等到十一月底,黄河南岸的这片荒地上都栽种了略显得纤细的枣树苗。

如今谈嫁接还有些早,叶英也没打算搞什么实验。

她绕到那边的大桥上回了黄家庄——

付常德倒是提议摇船送叶英过河,但叶英怂。

她不会水,万一落了水,怕是小命都要报销,才不要。

……

“用你还不管你好好吃饭,瞧你最近瘦的。”

曹秀芬想想就生气,“帮他们干什么?”

叶英笑了笑,“其实我有长结实啊,你看我这都有肌肉呢。”

她努力挤出自己的肱二头肌,无果后悻悻的收回了胳膊,“秀芬姐,咱们这边现在有多少地啊?”

曹秀芬笑了起来,“咋了?”

“没,我就问问看。”

黄家庄现在的农田里都种上了冬小麦,叶英想着接下来有时间,再继续垦荒,等回头种土豆。

比起小麦的产量,土豆的亩产量更高一些,管理又方便,整个生长期只需要浇水三次,农作物里数得着的耐旱作物,更重要的是土豆的饱腹感更强。

运输也方便一些。

天灾人祸,或许可以躲得过人祸,可是老天爷不讲道理你能怎么办?

叶英仅有的那点先机也无非如此,她没那么大的本事改天换地,能做的就是储备粮食。

尽可能多的储备粮食。

曹秀芬倒是个爽快人,她这个村支书加村长深深明白一个道理,知识创造财富。

自己这个没文化的人就得保持谦虚。

“现在差不多有五百多亩地吧。”

村子里一共就这么点人,算上小孩子人均十八亩农田,其实挺多的了。等明年收麦子的时候,怕不是得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叶英嘀咕了句,“才这么点啊。”

曹秀芬傻眼了,“这还少?”

可不少了。

他们村才多大点人啊。

算上叶英也才32口人,五个孩子压根不能算劳动力。

等到收麦子的时候,人均二十多亩的麦子要收割……

曹秀芬都不敢想。

叶英知道自己失言,连忙拉住曹秀芬的胳膊,“没事没事您别着急啊,回头我找人来帮咱们抢收。”

“你难不成是神仙能撒豆成兵来帮咱干活?”

她乐呵着打趣,“可别逗我玩了。”

叶英笑呵呵的没再说这个,“秀芬姐,我想再垦荒,种点土豆,芋头,山药什么的,你看咱们这的地多好啊,北京来的专家都说一点都不输给东北那黑土地。”

瞧着曹秀芬神色松动,叶英继续劝说,“反正咱们也不用出河工,闲着也是闲着,就慢慢的弄出点呗,再说了这土豆在地下长着,多长两天也坏不了,跟小麦谷子又不一样。”

曹秀芬蠢蠢欲动,“那咱们种点?”

“就是,万一长得好说不定就是咱们黄家庄的大土豆,到时候跟付家庄的沙棘枣一样都能进京呢。”

这话惹得曹秀芬笑了起来,“就你歪理多。”

她其实对那土豆没啥兴趣,冬天可不就是吃土豆白菜吗?

不过要是能种出点芋头、山药,回头冬天里能吃的菜好像也多了点。

虽说跟土豆也没啥本质上的区别,但好歹名字不同对吧?

……

沈清晏收到了叶英的信,这次信来的稍微晚了些,而且数量也少了很多。

赵政委只递给了他三封信。

四哥,见面如晤。最近天寒记得加衣,前两日去黄河边看到河水已经开始结冰,我忽的想起今年夏天你带我离开刘家洼,一时间竟是如梦幻一般。不知道采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