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人过五十日过午 > 229、行走老市区

229、行走老市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端午假期,儿子从杭州返回滨海休假。次日,他提议我开车带他去老市区转一转,看看老滨海的样子,于是,信马由缰,慢慢悠悠地把车子开到了伏龙路上,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车位停下车子,便开始了老城区一日游。

江苏路与伏龙路、龙山路、苏州路、观象一路、齐东路交叉形成“六路口”,也是滨海甚至全国少有的知名地方,据说当年郁达夫在滨海期间,也对此路口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对井然有序的路**通表示叹服。

沿着一条台阶小路,信步缓缓上行,来到了伏龙山公园顶部,这里是滨海气象台办公场所,东侧的那个圆拱形建筑曾经是一座水塔,应该和这座城市的百年历史相当。过去的城市供水,都是把水提到高处的水塔,然后分流到附近用户,滨海作为一座山头颇多的城市,就免掉了平原地区建设高高的水塔的麻烦,而是把它建在了高处的山头山坡,类似的还有贮水山公园。

站在气象台位置南望,眼前就是观象山公园的两个红色圆形建筑,再远处是小鱼山公园,海天中心应该是目前滨海最高的建筑了。西边的天主教堂、隔海而望的黄岛历历在目,“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滨海特色在此能够很好地体会到。

穿过观象二路、观象一路的建筑物中间石板路,上上下下,就来到了黄岛路。老滨海人都叫他“黄道路(音)”,这里是百年前德国胶澳租借地的华人区与殖民者居住区的分界线,商业十分繁荣,于是也就有了滨海比较多见的“里院”,即当年的房地产项目,或租或售,二三四层的建筑。

青岛的里院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占时期,德国人在青岛进行了格网规划,因此形成了不规则四边形、五边形等街区形状,而欧洲的联排式住宅,TOWNHOUSE,在20世纪初叶随沿海租界的开发而大量建设,并在各地本土化,形成不同的建筑形态,滨海的里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传统意义的“里”有货栈的功用,居住于“里”的人员,多为旧滨海城里各机关的小职员、下级军官、公路铁路员工以及勤务人员、小商贩、教职员工、小手工业者、产业工人、人力车夫等等,商人在沿街店铺谈完业务,就走进后面的天井或内院看看样品。“院”,更加强调了居住功能,规模比里更大。主要是指下层市民居住所,其职业大多是码头扛大包、赶海、卸盐、捡破烂、拾煤核、拉大车、沿街叫卖、剃头匠以及各种小工匠等人员。

20世纪20年代前后,这里陆续居住的大多是中产阶层,他们喜欢融合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和西方商住式公寓楼房的建筑特点,形成共住式大院。从平面布局来看,里院分为为“口、日、凸、目、回”五种类型,依次为独院、两进院、不规则院、三进院、套院等,是滨海人自己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形式,其外部轮廓由城市街道走向决定,常为方形,四周围合,中心形成一个大院,两到三层,底层多为商业用途,二层以上为住宅。

每一户多是单间居室,有少量套间。院落入口常设立一个中国传统的影壁遮挡。为使中国人适应西方的高层楼,用置于院子一侧的木质拱廊和室外楼梯相连。这样,即使是对于二、三层楼,也可以做到像中国传统的带院房子的建筑一样,有一条通道可使各房间直接连接户外,一层楼甚至全楼无论同居着多少户人家,共享的都是一个水龙头和一个厕所。里院的大门多为拱形通道,个别的为方形,滨海人称为大门洞,没有后门。居民从大门洞进进出出,很安全。“里院”内夜不闭户,“里”不拾遗。上世纪四十年代,滨海的里院达到鼎盛时期,1933年的统计资料,滨海有各类里院建筑506处,房间16701间,建国时滨海留存的里院仍有400多处。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城市的发展变迁让里院渐渐淡出老百姓的生活视线。那些曾经辉煌过的里院已渐渐失去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