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拯救诸天单身汉 > 3447【恩科取士】

3447【恩科取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的官员,不仅多次下旨申饬,甚至还进行了撤换、贬谪。</br>项南现在刚通过恩科取士,找到一群足以依赖的人,正好没地方安置他们呢。如今把这些庸官、堕官、贪官贬谪,刚好把那些新选出的能吏派过去。</br>无论项南曾经再怎么失败,再怎么落魄都好,他现在终归是皇帝,是天下共主。</br>就像赵构,南渡之时,再怎么急急如丧家之犬,忙忙似漏网之鱼,一旦登基称帝之后,那也是大权在握。</br>就连岳飞、韩世忠这样的统兵大将,也是想殺就殺,想贬九贬。</br>而历史上的朱祁镇,复辟的当天,就传旨逮捕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将二人以谋逆罪处斩,并抄家灭族。</br>连带于谦、王文曾经举荐的文武官员都一并发落,可见一旦坐上龙椅,登基称帝,那就有了相当大的权力。</br>因此当项南强力推行一条鞭法时,群臣真想拦是拦不住的。一条鞭法,最终还是在齐鲁、直隶两省试行起来。</br>而项南也花了极大的精力关注此事,不仅派出多个督导组进行监督指导,而且还准许当地官员密折奏报。</br>之前,明朝官员给皇帝上奏折,要先交给通政司,通政司再交给文书房,文书房再转交给司礼监,司礼监再转交给皇帝。皇帝预览之后,交由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然后交给给六科廊房抄录登记。</br>可以说,这么多环节,任意一环都可能造成奏折泄密。就像当初杨宇轩给景泰帝写谏书,估计景泰帝看都没看到,在司礼监就被曹少钦截胡了。</br>这样一来,若有下属参上司,小官参权臣,朝臣参朋党等事,就有可能因为奏折泄密,而导致皇帝还没看到奏折,上奏之人就已经被处置了。</br>所以到了清朝的时候,针对明朝的这一易于泄密的奏折制度,才提出了密折制度。</br>密折由专门的皮匣盛敛,每个皮匣有两把钥匙,官员一把,皇帝一把。除此之外,任何人都不能打开。</br>而且密折上奏不经驿站,由官员派亲信、家人送往京城,直达御前,中间不需要经过任何人的手。</br>如此一来,就避免了泄密的问题。</br>而没有了泄密的顾虑,下属参上司,小官参大官,朝臣参朋党等,自然就不用再有所顾忌,可以畅所欲言。</br>密折制度,使得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使官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告密,有助于廉政建设;密折不用经过他手,直达御前,皇帝御览批复,提高了行政效率;广开言路,也让皇帝能更多的了解民情……总而言之,好处多多。</br>因此密折制度推出之后,齐鲁、直隶的官场都为之一震,群臣互相戒备,互相提防,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被属下、同僚告发。</br>也因此他们只能变得老实些,唯恐被人挑到了错处,参上一折。</br>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