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正始十一年 > 正始十一年 第38节

正始十一年 第38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很自然朝她又挨靠得近些,他甲胄上身,若不是有这嘴角一二浅笑,便不知是何等的洗练杀伐气,嘉柔本还不自在,听他如数家珍地说起五百余年前的战事始末,不禁被吸引,由衷赞道:“攻城野战,无坚不摧,我看只有韩信可与他一较高下!”

她话一出口,桓行简听了顿时心情大好,朗笑起来:“好柔儿,这是怎么比的?”

“俩人都没打过败仗呀,郎君自己刚说的,白起无论是以众欺寡,还是以少胜多,从未败过。”嘉柔被他笑得心中渐渐没了底,脸上绯红,岔开了话,“我胡诌的,不知道当世英雄谁能比白起将军,太傅能吗?”

桓行简笑意越发深了,目光一低,将她腰上配着的匕首正了一正:“不能,太傅此生最擅声东击西,出其不意,深谙的是人心。可白起将军是天生战神,恐怕难能有人与他匹敌。”

“那郎君呢?”嘉柔脱口而出,问完,自觉不好意思,又垂下了脑袋。桓行简把她脸轻轻一抬,“辽东算是我正儿八经跟着太傅锻造了一回,以前的,不能算数。至于以后么,你跟着我,就知道我行军打仗是什么风格了。”

匕首是为防不时之需给她的,嘉柔没说话,两只白嫩的手无声攥向了腰间。他送匕首那天说过,人要警觉,若是察觉出有危险时别忘出刀,嘉柔不明白他为何教自己这些,却认真谨记了。

大军既发,桓睦却以天子名义发诏书,赦王凌之罪。寿春城里,王凌及属官们举棋不定几日了,忽收诏书,人心不稳,围着他七嘴八舌打起嘴仗。

“太尉,此时是不是该给太傅去封书函,探探口风?”

“探什么探?桓睦老儿当初高平陵也答应不诛刘融,事后呢?蒋济都活活气死了,太尉万不能信他!依属下之见,与其担灭族之祸,不若奔吴,最为便宜!”

“我看未必,刘融飞扬跋扈咄咄逼人,太傅是不得已一朝起事。太尉同太傅,看在当年同朝为官共事多载的份上,在天子面前帮衬一把,也未可知。如今,扬州大军没有虎符集结不来,太尉困于寿春,又有何益处?”

若是打,扬州的兵马不动,只靠底下郡县兵力根本扛不住洛阳十几万中军,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摆在台面上。府衙里,张张躁动不安的脸上都把眼睛投在老太尉身上。

何苦呢?有人心中已松动,咂摸着嘴,并不表态。

王凌在一派争吵声中,只握着诏书,末了,命人把烛台拿来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确是天子诏书。

当初,高平陵刘融可没有天子诏书,王凌望着烛火陷入沉思。翌日,太傅桓睦的亲笔书函飞入府衙,送到了王凌手中,信中客气,大出王凌意外,忍不住对左右说:

“看来,天子只是想收我东南兵权而已。”

不再迟疑,随后命后院正收拾细软的夫人不必再忙活。

大军眼见行至百尺堰,这一路都十分顺畅,天却突然变了。这个时令,本不该有雷雨大风,桓行简在船头立了片刻,测试风向,风向诡异不定势头越来越猛,人被吹得飘摇不定。

不多时,闪电一道道凌厉地劈开阴云滚滚的天空,河面化作一片灰暗,到津口拐弯时,雨势已经烈了起来。

桓行简弯腰进了船舱,桓睦体力在路途损耗,此刻,听外头风雨大作,轰的一个雷炸开也岿然不动,在轻咳声中敛了敛披风:“我无碍,你去告诉将士们,勿要惊慌,过了这个津口,风雨再大也自会缓下来。”

他披了蓑衣头戴斗笠出来,船身还算平稳,雨势太大,视线所及皆是一片水汽混沌。

昏暗中,一个身影慌里慌张近了,也看不清是何人,只在瓢泼大雨中高呼:“后头的船被风浪打翻了!”

桓行简猛然回首,借着闪电,见无数身影被卷入河中。他一惊,看清楚了正是嘉柔所乘的那一只,他中途换船,商议要事,嘉柔依旧留在新船之中,此时,当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