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家兄朱由校 > 第三百四十七章 典吏阎应元

第三百四十七章 典吏阎应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舍不得房钱而迫不及待的赶来,而官吏坊内的一些吏部小吏也开始安排他们的住处。

比其他地方的官吏坊不同,京城的官吏坊稍微人性化了一些,一个院子占地两分,约一百二三十平的模样。

院内分为左右耳房,以及后院柴房、马棚,还有正屋一间。

一个院子有四间可以休息的屋子,一个正厅,院子中间是三十来平的院子,墙角处还有石桌石墩。

这样的院子,却是两个官吏共有的。

“就我们两人?”

在热热闹闹的环境中,一个身穿儒服,头戴四方平定巾的儒生不敢相信的走入院中,而在他身后还有一名较为冷静的儒生,以及一个笑着的书吏。

“是啊,从今日起,此院便是阎举人和刘举人的院子了。”

“不过在下需要提醒一下二位,若是二位被派往地方任职,那院子便要收回,而二位若是在京中任职,那每岁不得闲置屋子超过三个月,不然也要收回。”

“但若是前往地方任职,返回京城述职的话,依旧可以来官吏坊,有空房或者空院,官吏坊依旧为二位安排入住。”

书吏的话让两位还没有任职的儒生点了点头,那阎姓儒生更是说道:

“这样的规矩不错,倒不至于让整个官吏坊闲置。”

“就是京中这么多官吏,仅官吏坊一处能满足在京官吏吗?”

阎姓儒生的话让刘姓儒生也好奇望向吏则是笑道:

“这官吏坊中住着的都是官吏,哪怕是书吏,一年也有十二两银子的俸银,而东西南三城同等的二分小院,也不过二十两银子的价格。”

“即便家境贫寒之人为官二载,也能在三座外城购置宅院,因此官吏坊建成以来,每年都有官吏入驻,也每年都有官吏走出,除了每岁恩科后的几天,还从未有一直住满的情况。”

书吏的话让刘姓儒生好奇道:“一年十二两的俸银虽然不少,但购置宅院要花二十两银子,即便不吃不喝也需要二十个月,官吏们的吃喝问题呢?”

“这自然有解决的办法……”书吏面对疑问十分稳重的回答道:

“官吏坊内有官吏的免费膳食,具体的是通过饭票去坊内东西南北的四处大庖厨吃。”

说着、这书吏从怀里拿出了一小叠两指长粗的油纸票,分了分后递给二人道:

“这便是饭票,一票一顿饭,吃多吃少随人,但不能浪费,浪费者罚钱五十文。”

“除了饭票,这其中还有三两的茶票,以及数量不少的油票和煤票等兑票。”

“若是二位不想在大庖厨吃,也能在大庖厨旁边的皇店兑换为米麦,自己带着米麦回家下厨。”

“一张饭票可换一斤米麦,一斤鲜菜,半斤肉。”

“这么好……”接过饭票,刘姓儒生有些不敢置信,而书吏则是笑着继续解释道:

“官吏坊往往服务于刚刚踏入仕途的官吏们,万岁与齐王曾说官吏起步最为艰难,大部分官吏都是因为生活所迫才不得不接受贿赂,因此解决了吃住问题,便能减少一些官吏误入歧途。”

“倒也是……”听到书吏的话,阎姓儒生微微颌首,而书吏见状也说道:

“二位的也不用买被褥了,院中四间屋子中,左右耳房是书房,正屋左右是卧房,卧房内都有家具,柜中也放有洗干净的被褥。”

“另外二位或许不知道官吏坊内屋子的结构,因此需要和二位特意说一嘴。”

“官吏坊修建时特意修建了火墙和火炕、壁炉,因此刘兄台需要注意,每日回家时,需要为壁炉加煤。”

说着,书吏带他们前往了正屋,给二人介绍和示范了一下壁炉和火炕、火墙的作用,并且提示了一下安全隐患。

例如要检查烟囱,如果没有烟囱堵住了,那很有可能会中毒,另外就是防火的问题,煤堆要放在柴房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