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家兄朱由校 > 第三百九十一章 开幕在即

第三百九十一章 开幕在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是小西洋的奏疏和军报,有一个好消息和几个坏消息,哥哥你先看看。”

“好。”听见朱由检这么说,朱由校也放下了燕窝,接过奏疏和军报快速翻阅了起来。

看的黄龙奏疏的同时,他忍不住夸赞道:“黄龙干得果然不错,弟弟委任他为小西洋的将帅果然没错。”

“错是没错……”朱由检附和一声,然后就解释起了小西洋的局面和黄龙的小心思。

对于黄龙贪墨三万两黄金的事情,朱由检选择了隐瞒,毕竟黄龙干得那些事比较黑,三万两黄金当做弥补费也不夸张。

他主要和朱由校说了小西洋的真实局面,以及面对的困境,还有大明本土军队,以及增兵小西洋的事情。

“依你看,要增兵多少?”

朱由校把事情听完,也意识到了南亚的局面有多困难,专心的询问朱由检,而对此,朱由检则是沉吟片刻道:

“眼下本土的五军都督府兵马有近七十万,等瀛洲的兵马调回,便有七十五万。”

“这七十五万大军,每年的支出在一千二百万两银子左右,而国朝明年并没有任何边事上的行动。”

“我的意思是,瀛洲调回的十六营兵马,补足后调往南军都督府,然后再把南军都督府在交趾、广西、广东、旧港的二十营兵马调往小西洋。”

二十营兵马,正兵六万六百多人,这样的增兵数量说不上很多,但也绝对不少。

不过,朱由检并不是简单地调兵,而是……

“这二十营兵马调往小西洋前,还需要以他们为蓝本,从愿意迁移小西洋的藩王百姓中募兵三十六营来训练。”

“也就是说,前前后后合计调兵是五十六营,但那三十六营兵马是藩王支付军饷,在眼下的战事中归朝廷统辖。”

朱由检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个清楚,他不可能单独的用明军来平定南亚,那样的话,除了一开始可以以战养战,到后面就需要朝廷输血了。

眼下的局面是,迅速调兵支援黄龙,然后海陆配合,反击莫卧儿,将沿海的各大城市拿下后,支持诸藩就藩。

诸藩就藩后,他们自己的诸藩子弟领兵这三十六营,但总的指挥权在黄龙手上。

也就是用这三十六营兵和朝廷的近二十万兵马来反击莫卧儿。

只要明年帮助藩王站稳脚跟,那么后年明军就可以回撤,藩王自己再练兵,而朱由检也可以视情况准备三年后的北伐了。

估计北伐开始后,除了小西洋监察使司会保留一定数量的驻兵外,大部分明军都会撤走。

届时只需要保证诸藩有近七十营的兵力,莫卧儿就会陷入持久战。

诸藩之间内有小西洋监察使司稳定局面,外有莫卧儿这个大敌,基本不会出现什么情况。

但莫卧儿那边就不行了,西边有波斯虎视眈眈,西北有布哈拉汗国狼子野心。

加上尼泊尔和阿洪姆王朝,他们实际上也只能出动十几万兵力来和诸藩僵持。

只要局面僵持着,那三年后洪承畴打下东吁,收复阿洪姆,届时明军再准备个两年,就可以着手出兵拿下恒河北部平原了。

拿下恒河北部平原,驻兵十几营,配合南边小西洋监察使司的十几营兵马,南北控制诸藩,利用诸藩稳定人口庞大的南亚市场,最后商品倾销,闭合经济圈。

这么一来、大明就掌握了世界人口三分之二,拥有世界三分之二的经济市场。

哪怕齐国日后就藩美洲,把世界市场扩大,那大明也最少能占据五分之二的市场。

受到洋流的影响,欧洲攻打美洲十分轻松,而美洲不管攻打亚洲还是欧洲都比较困难。

因此只要欧洲存在,齐国就需要防备,需要把精力放在欧洲上。

这种格局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最少在大明三代人内,基本不会发生什么恶性外交事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