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家兄朱由校 > 第四百零二章 明莫战争

第四百零二章 明莫战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队会再度北上。”

“目前的局势很困难,帕的沙……”

大臣的话,基本解释了为什么沙贾汗不能对南边增兵的疑惑。

自从明军和莫卧儿爆发战争开始,波斯的萨法维王朝就开始集结重兵在边境,一副蠢蠢欲动的态势。

至于萨法维王朝之所以会这么激进,原因是当初接见徐霞客的那位阿巴斯大帝在去年染病逝世,他的长孙萨非继位,成为萨法维的“沙阿”。

萨非即位后,立马就从国内调兵,将部分兵马陈于坎大哈,不仅为了防止北面的乌兹别克人入侵,也为了展露自己作为“沙阿”的权威。

地方力量发生了变化,沙贾汗只能对西北边疆增兵,以求稳固。

本来莫卧儿的军队数量就只有四十万整,而国内和边疆又需要稳定,因此在南边前后派出了合计十二万五千军队后,莫卧儿便没有了任何一支机动部队。

现在要增兵便只能募兵,然而就算募兵,也最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沙贾汗早就派商人刺探过情报,从大明本土抵达印度需要整整六个月的时间,因此必须速战速决。

当然,该练的兵却还是得练的。

“命令各地总督各自再招募一万新兵,各地的火炮厂和火枪厂也大力生产,三个月后我要看到六万军队南下。”

“另外告诉米尔扎,三个月内我要看到他将明国军队赶到巴拉尔河南岸!”

沙贾汗对大臣下令,而他口中的巴拉尔河便是从德干高原从北向南的第三条河流。

在戈达瓦里河与巴拉尔河之间的东部沿海平原足足有数千万亩平原耕地。

丢掉这数千万亩耕地和一省之地的内陆地区,莫卧儿军队能在之后更好的向南推进。

不得不说,沙贾汗的想法很好,但大臣也对当下的时局向他提醒道:

“帕的沙,虽然我们在南方的军队更多,但明国军队的火炮并不差,数量也并不少。”

“加上波斯人在坎大哈屯兵,说不好什么时候就会引起战火,我认为这种时候可以派出使者去拉拢奥斯曼的穆德拉苏丹,让奥斯曼出兵攻打波斯来缓解困境。”

“如果奥斯曼愿意出兵,那波斯一定会调兵回援,而我们可以把西北的军队调往南方,将募集的新兵调往西北。”

大臣给出了一个在时局上很不错的建议,沙贾汗听后也觉得十分满意,不过要拉拢奥斯曼,莫卧儿必须拿出诚意来。

“取六十万卢比,派一些人为我们说情,就说我愿意和穆德拉苏丹结为同盟。”

沙贾汗给出了诚意,六十万卢比虽然只折色为二十万两白银,但要知道奥斯曼帝国此时全年财政收入不过一千二百多万两白银。

此时的英国年收入也不过四百多万两,西班牙二千五百多万。

对于除了莫卧儿和大明这种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来说二十万两很少,但对于这些国家来说,二十万两并不少。

在金银矿并不多的奥斯曼帝国和通货膨胀下的欧洲,二十万两银子已经足够训练一支六千人的新军,或者维持一个万人军团的军饷开支了。

尽管在沙贾汗看来,这笔银子并不算多,但足以让奥斯曼帝国动心,毕竟打下来的土地是归他们的。

沙贾汗的指令很快层层下达,装载六十万卢比银币的船只在消息传达下扬帆起航。

莫卧儿王朝治下的各地总督也开始募集新兵,而南边战场上,黄龙也带着四营兵马抵达前线。

明、莫两军在戈达瓦里河对峙,明军经过战斗减员,在三月末依旧保持着四万八千人的军队,持有三万五千燧发枪和三百门燕山十斤火炮,五百二十五门五斤炮。

米尔扎麾下的莫卧儿军队虽然也遭遇了战斗减员,但总人数一直保持在十一万五千左右,持有两万火绳枪和二十门三十二磅加农炮,以及二十四磅,十八磅,十二磅,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