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家兄朱由校 > 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丁凋零齐王府

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丁凋零齐王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官场、草场,大明每年就需要两千余万石米麦和上千万石番薯、马铃薯。

说值得也值得,说不值也不值,总之那充沛的畜力给了明军能发动数千里远征的本钱,而军马更是让明军的骑兵在遭受打击后,能迅速恢复战力。

圈养军马和在军军马是不一样的,明军还有在军军马二十六万七千匹。

上直四骑卫是人均三匹军马外加一匹驽马,上直拱卫营和普通拱卫营的骑兵是人均两匹军马加一匹驽马,但由于扩军速度太快,很多拱卫营是没有骑兵的。

眼下明军之中,有骑兵的拱卫营只有一百五十营,一营只有一哨。

算上上直,明军骑兵总数是十一万七千一百五十人,当然这是分部在大明几大战区和小西洋、旧港、瀛洲等地。

这人数看着不多,并且明军也还有二十二万军马可以装备出十一万骑兵,但问题是全部军马脱产,对于大明的压力太大了。

一匹完全脱产的军马,每年最少需要五十亩草场,外加三亩豆田,圈养军马也需要三十亩草场,两亩豆田。

就明军这四十九万不到的军马,已经占据了两千多万亩草场和上百万亩豆田。

加上其他的挽马驽马、牛羊各需十到二十亩不等的草场,如果不是朱由检打下了河套和泰宁三府,那这些马匹牛羊就算全部圈养,也足以占据大明十分之一的耕地。

明军的骑兵和军马,实际上也是从天启六年开始才呈爆发式增长的。

尤其是拿下了泰宁三府后,王承恩大量引进河曲马,不断的更换马种,这才让明军骑上了肩高四尺四的河曲马,不用再骑肩高四尺不到的蒙古马。

要知道,每个汉人王朝最鼎盛的时候,骑兵基本都是河曲马和尹犁马,而当王朝开始衰弱,骑兵就开始骑起了矮小的蒙古马。

明初洪武年间也不过十万匹河曲军马,就能凭借三万多骑兵打击草原。

眼下官场为明军培育了近四十九万匹河曲军马,能与之相比的王朝暂时没有。

更别提明军眼下还开始利用徐霞客带回来的阿拉伯马、汗血宝马开始培育军马了。

不出意外的话,十年之后,明军骑兵可以骑到肩高比河曲马还高两三寸的阿拉伯战马。

官场的繁荣,也是朱由检对王承恩最为满意的原因。

“皇店眼下已经开办十九万六千余家,职工一百一十九万。”

曹化淳见朱由检半话,便继续说着御马监的成果,并最后交代道:

“各工厂、皇店、官场、船厂的职工合计六百七十二万人,每年共发工钱三千七百余万两银子,每年流水七千余万两银钱,盈利三千二百万两左右。”

皇店的开支大,收入也大,流水更大,不然朱由检也不会忌惮市场的假币贩子,想等着天启通宝攒得足够多再一次性放出去。

“李长庚来找过我了,眼下铸币厂的银钱面额,已经达到了一千九百多万两。”

朱由检听完御马监的汇总,对曹化淳吩咐说道:

“这数量还是太少,我想等他攒到九千万两再一次性放出,你以为如何?”

“奴婢不懂这些,但如果要收回皇店的流水银,放出朝廷自己的新币,那这个数量应该足够了。”曹化淳毕恭毕敬的回答:

“只是仅凭皇店来消化,似乎有些慢……”

“自然不会仅凭皇店消化。”朱由检抿了一口茶:

“现在铸币厂增加了两百台铸币机,估计明年年底,应该能攒出五千多万两面额的新币。”

“我准备在明年四川新政取得成功的同时,对北方其他一京六省一起实施新政,并且对着一京六省近两千七千多万亩耕地实施十赋一的政策。”

“户部这边估计明年的田赋会从预估的七千万石,下跌到五千二百万石。”

朱由检要开始减田赋了,而减田赋的前提就是发行新币和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