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旺夫命 > 旺夫命 第111节

旺夫命 第111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又干,夫妻两个虽没生病,还是不太舒坦。本来就不舒坦,这一个情绪爆发人病倒了。

卫成过去的时候大夫已经看过,开了药。

卫成让他别去想,就当是个教训,以后遇上类似的事总不会上当。林举人点头应了,心里还是过不去。

他比卫成年长,如今还一事无成,虽然有举人功名就能在地方上某个官职,可全国那么多举人,却没那么多缺。进士出身才容易谋官,举人除非家底硬,否则真的太难了。

他虽然是府城人士,也就是寻常人家,家里几乎不能给他助力,凭现在要谋到官身机会渺茫。

外面有些落榜举人还在闹,到底没掀起多大浪花,林举人喝了十天半个月的药,养好身体之后应邀去了卫府,同卫成一家吃了顿便饭,后来没几天,他们夫妻就还了院子收拾行囊回乡去了。

第146章

林家夫妻离京之后,姜蜜跟婆婆吴氏感慨来着。原先看男人一路考上来顺顺利利的,她都没觉得科举非常难,哪怕理智上知道不容易,实际感触不深。当时只顾着做倒霉梦去了,基本上只要卫成能平平安安进考场,出来就有,姜蜜对本朝科举的认知一贯有误。

包括后来,她梦到砚台三元及第,其实都加深了误会程度,直到林举人上京。

太多年没往来,平常都想不起来这一家子,重逢之后姜蜜想起来了,想起林举人当年还跟卫成一起去应过乡试,他乡试就考了好几届,好不容易考中,早早上京来为会试准备了半年,结果还是不理想。

“我记得他比相公还要大三五岁,得有三十二三,再考一届哪怕能中也上三十五,若还是不中到时候就更尴尬,要是把握不大还是该去谋官看看,想直接谋个七品县令是不太可能,把要求放低,谋八、九品的地方小官不是没指望。”

原先卫成考科举时,姜蜜同他聊过以后的打算,当时没想着能留在京城,心里觉得他这个出身最理想就是放出去在地方上熬着。

要是放出去,肯定是从县里做起。

进士出身可直接从县令做起,要是举人去谋官,比较理想是县丞,次一些是主簿。这两样需求的人数少,要是谋不上可以去县学试试,做学官油水没衙门多,好歹也有官身了,对普通人家出身耗不起的读书人来说,反正先做着,再慢慢争取。

吴氏对这些了解不多,说:“他不是讲自己没后台也没靠山,区区举人出身不好谋官?”

“我听相公说地方小官几乎都是举人出身,哪有考中了进士去县衙当县丞主簿的?进士老爷也不会去县学做学官啊。从他们宿州府学出来已经在地方上当官的就有好几人,其实可以跟人打听看看,像县学有名额就让人推荐一下,说难也不难。比如郭进士,如今也是一方县令,从往来书信上看他在地方上干得挺红火的,给同窗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还不容易?”

“媳妇儿你的意思是……?”

“林举人估摸是想从县令县丞做起,县里一二把手的确不是那么好谋。他想再考一届,能中进士把握就大很多,您看郭进士,考中回去没几个月就有好消息传来。本来想法是没错,就怕三年后还是不理想,那就难受了。”

要是二十多岁还年轻耽误几年倒也没什么,都过了而立之年,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这么耗着风险有点大。

姜蜜不爱做梦,她务实。

听着就感觉这个决定不太明智,因着是别人家的事,她没说什么。林举人既然决定了,他想拿进士出身,你去劝他不会高兴的。

吴氏跟林家那头本来就不熟,她听姜蜜说完,想了想:“人就是这样,他举人都考不上的时候想着能中举就太好了,真正中了举,不得把目标往上提一提?还有一点,他这回要是很平淡的落榜,不一定会想再应一届,还是不甘心,可能觉得有机会是走错路才没取中。”

人就怕不甘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