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药田种良缘 > 药田种良缘 第677节

药田种良缘 第677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胡氏:“……没来得及。”

“那你可得抓点儿紧,都这岁数了还不成家哪行,身边没个女人管束着,男人的心思容易浮躁。难不成,镇长太太还准备给自家儿子张罗个大户人家的姑娘?哎呦您可别动那心思,大户人家的姑娘好是好,可大户人家的老丈人,有几个是不挑女婿门第的,与其让人横挑鼻子竖挑眼,倒不如娶个能踏踏实实过日子的,我觉得就挺好。”

胡氏:“……”

刚洗完水果端进来的廉氏一听这话,觉得十分刺耳,皱了皱眉,“咋地,婶子觉得我们家文志高攀不起大户人家的姑娘?”

你家不是大户,养不出知书达理有涵养的姑娘来,就酸大户人家眼光高?你眼光不高,我们家高啊,就瞧不上你家这样的!

妇人陪个笑脸,说:“我不是那意思,我是觉着吧,咱们地方小是小,可姑娘淳朴,心思不花哨,不都说娶妻娶贤吗?我这是为了你们家文志以后的日子着想。”

廉氏也陪着笑脸,“文志他妹妹说了,他是个有前途的,要娶就娶个城里人,最好是京城人,娶个大字不识的乡下姑娘,以后带不出去,没得糟蹋了他一身的功名。”

妇人一听,噎了个结结实实。

丁文志的妹妹指的是谁,相信在座的没人不清楚,那是当年在桃源镇名声响当当的小地主,如今高高在上的楚王妃。

今天来的这几位,全都是揣着心思的,想攀上丁家,攀上丁文志。

如今听说楚王妃都亲自发话不希望丁文志娶个乡下姑娘了,谁还敢不要命地往丁家塞人?

廉氏看着几个妇人的脸色,心中暗爽。

的确,以前杜晓瑜还在白头村的时候就暗示过丁文志几回,让他别在乡下培养出一个小青梅来,目前要以学业为主,等以后高中了,城里好姑娘多的是,还愁娶不到贤妻?

丁文志以前只是单纯地听杜晓瑜的话,后来去了京城,见京城那些同窗的夫人太太来看他们,一个个知书达理,谈吐不凡,那时候他就觉得杜晓瑜说的很有道理,假如有一天他当了官,他的夫人却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那将会给他的仕途带来很大的阻碍,所以趁着还没娶,干脆先别想这事儿,把科举走完拿到功名再说。

——

贡院放榜是考完一个月以后,到时候如果中了举人,会有专门的人负责去学子家里报信,所以丁文志一考完,回到客栈舒舒服服洗了个澡,换了身干净衣裳就打算回家。

碰到老秀才的时候问他要不要一起。

老秀才的脸色看上去不太好,应该是考场上没发挥好,他说:“这是我最后一次乡试了,我想在省城等到放榜,亲自确认了再回去。”

考了这么多年没中,丁文志理解他的心情,安慰了他几句就收拾东西坐上马车回村了。

第315章 、中举,赶赴春闱(一更)

丁文志回到家的时候,丁父正在书房教丁安生念千字文。

“爹,今日不忙了?”丁文志站在书房门前,笑问。

丁父被他这个声音惊了一跳,随即才反应过来儿子回来了,立刻激动起来,“文志,你考完了?”

丁文志淡淡点头,“考完了。”

“考得咋样?”丁父问,“有把握能中举吗?”

丁文志道:“我也说不准,毕竟能不能中,还得看主考官的喜好。”

丁父想到了什么,问他,“你当初从京城赶着回来,是国子监那边提前帮你报考的吧?”

丁文志嗯一声,说是。

“那你既然是国子监的监生,在考场上就没有点什么好处?”丁父又追问。

好处?

丁文志想起老秀才跟自己说的那一番话,听着像是那么回事儿,可谁知道呢,万一主考官刚好就不喜欢他的文章,就算再是监生,也能给他踢出录取范围来。

见丁文志发呆,丁父便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