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药田种良缘 > 药田种良缘 第688节

药田种良缘 第688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个张旺,一个丁文志,谁能想到这两个不打眼的学子,前世到了后期会是他的左膀右臂?

张旺是个大器晚成的,他的能耐其实并没有在这次殿试中发挥出来。

说白了,张旺本来入不了二甲,但是傅凉枭不能让他再回汾州,所以提前跟阅卷官打了招呼,把他挤进去,还得要个好的名次,否则一样留不了京要回小地方谋官职去。

至于丁文志,以傅凉枭的预估,他的水准起码能上探花,但丁文志太年轻了,年轻人容易浮躁,还是给他压下来,从最底层开始,慢慢打磨。

更何况,他父皇之前在调查这次科考的学生背景,一甲前三是重点调查对象,如果把丁文志推上去,到时候没准弘顺帝会顺杆查到他头上来。

所以保险起见,丁文志给了个二甲第七,张旺给了二甲二十八。

这两个名次都是能留在京城做庶吉士的。

庶吉士等同于正式上岗前的实习生,不同于一甲前三名可以直接授予官职正式上班。

庶吉士要留在翰林院的庶常馆里继续学习,平时有资深翰林指导,偶尔能接触到大学士,皇帝会不定期对他们进行考核。

庶常馆散馆的时候,若是考核过关,便正式升级成为翰林院编修,若是不过关,就得外放到地方上去任职。

比起一甲那三位直接被授予官职像个无头苍蝇似的不知道要做些什么,傅凉枭觉得,让丁文志去做庶吉士更合适,有资深翰林带着,三年后散馆,他应该能积累不少经验,这些东西都是很宝贵的,一甲前三可得不到,年轻人还是脚踏实地一步步的来更能长远发展。

——

新科进士的名单全部宣读完,所有进士跪谢了皇恩,弘顺帝还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王公大臣们面面相觑,知情的那几位则是纹丝不动,默默听着旁边的人议论。

弘顺帝坐了好一会才开腔,“今日正好当着新科进士们的面,朕宣布一件事。”

下面的议论声马上止住,一个个竖直了耳朵。

弘顺帝对吴胜使了个眼色。

吴胜马上把一早准备好的圣旨取出来,缓缓打开。

下面的新科进士和王公大臣们一见是圣旨,再次跪了下去。

吴胜扯开嗓子,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宣读了一遍。

大意是:东宫主位空悬多年,弘顺帝思虑良久,觉得所有儿子里面,楚王最为出类拔萃,所以立楚王为太子。

圣旨后面的内容就扯出一堆傅凉枭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的优秀,如何如何的可堪大任,听得那几位皇子想吐血。

同样想吐血的,还有不知情的那部分朝臣。

楚王出类拔萃可堪大任,当他们都瞎了?

皇上这么突然立楚王为太子,该不会是这货逼宫了吧?

可是仔细想想,宫里也没传出什么消息来啊,似乎一切都是风平浪静的。

众人越想越不对劲,齐刷刷把视线挪到傅凉枭身上。

傅凉枭已经走到最前面跪地接旨了。

他其实也很意外,原以为弘顺帝调查那些学子的背景,只是想拔出萝卜带出泥,惩治在科举上动手脚的那几位皇子,能让宁王失去圣心应该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他是真没想到弘顺帝会直接把太子之位给他。

不过仔细想来,弘顺帝应该是估摸着自己有些掌控不住几个儿子了,想早早立个太子转移注意力呢,所以他这个太子之位听似风光,事实上就是弘顺帝给皇子们设的活靶子。

想到这儿,傅凉枭低垂的眉眼间划过一丝阴鸷。

既然得来全不费工夫,他怎么可能轻易还回去,又怎么可能真把自己活成靶子任人算计帮弘顺帝挡箭?

燕王捏了捏拳,出列道:“父皇,儿臣不服!楚王既不是嫡子,又不是长子,太子之位凭什么传给他?”

弘顺帝不答,看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