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六零年代好家庭 >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32节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32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在家里还种了一些棉花,就是为了攒着做絮棉的。

莫茹拿出自己的布票,有八尺多是张根发给的,还有六尺六尺是张翠花给的。因为莫茹结婚没做新衣服,现在觉得她不那么傻了,张翠花就放心给她。

她指了几块布,给自己做件夏天的短袖,冬天的袄面,另外还得有条裤子。

剩下的给孩子买,还得给周明愈也备着块布,到时候做衣服或者裤子。就这么几尺布,她要做衣服,还得给宝宝准备小被子,肯定是不够的,只能买回去再打算。

她既然来一趟,当然要尽量把布票都花掉,有钱有票家里还不缺吃的时候是一定要买布的,否则后悔也来不及,因为很多人不是没钱就是没票,等有钱有票的时候又没粮,或者供销社没便宜布。

反正赶上正好的时候不容易。

冯如小声道:“我建议你花布用票的,深色做裤子的没那么讲究,我们有次品布。”

莫茹双眼一亮,“次品布,好啊。”

冯如道:“是真的次品,但是不用票,拿回去剪剪也好用的。”

莫茹表示愿意买。

冯如就把那一卷次品布拿出来。

的确是次品布,绝对不是那种所谓的只有一个小瑕疵或者断根线或者啥不影响美观的布。这卷布上面有织布断线留下的小洞洞,还有经线打结花纹错乱的痕迹。

反正城里人是销不出去,穿上人家笑话,所以都送到农村来。

乡下人穿草鞋呢,买回去做鞋子也好啊。

莫茹一看表示自己要多买一些,不但可以做鞋子,还能给孩子做被子,剪拼一下也能做裤子。

冯如道:“这个便宜的,你买的那些色织布要两毛七一尺,这个八分钱就行,我们还有议价的零头,我给你七分钱。”

莫茹不知道他们规则,估计是次品布不好卖,可以自主调整价格之类的,也可能是他们私下的操作,售货员可以赚点钱,7分的话冯如就不赚自己钱。

她也没拒绝,现在自己没钱没票的,人家给点好处当然要收着。

她咬咬牙扯了12尺次品布,花了一块五分钱,又扯了八尺色织布,花了两块一毛六。

冯如动作麻利,量布的时候每一尺还给往外放缝头,到最后20尺布买下来,差不多能多给她量出一尺来。

买完布,莫茹开心地道了谢,人家的好意她当然知道。

冯如笑道:“不要和我客气,你们还买什么?”

她原本也不是多和气的人,没有斜眼儿那么势利眼,但是整天在这里站柜台跟一些泥腿子打交道也无趣得很,现在莫茹算是她的恩人,自然多几分耐心。

莫茹就说还要买铁锅,把购货券拿出来递给她。

冯如道:“我去给你问问,这个不一定天天有呢。”

有肯定有的,但是有票也不一定卖,供销社就是这么拽。

有内部人员去帮忙说句话,自然还是能买到的。

一口农家常用的大铁锅直径有68厘米,要三块三,贵得很。莫茹和周明愈商量,他们就俩人,而且过阵子大锅太打眼,不如买个小点的,就是券不想浪费。

冯如立刻跟负责这边的售货员讲一声,那人也同意,让他们挑了一个45公分的双耳铁锅加一把菜刀一把铲子,然后给他们找回一张再买同样大小铁锅的购货券。

其他乌货以及陶器不用票,这东西有些手艺人家里也烧,挑着下乡卖。莫茹就挑了一个汤罐,一个大海碗,四个瓦盆,再买一个瓦缸,还挑了几样家里匀不出来的做饭必备工具。

乌货很便宜,看着大件儿的也才三四毛钱。

周明愈看还剩下几毛钱,就挑了个三人份砂锅,“熬粥熬汤这个方便又保温。”

莫茹也说好,早晚的熬点小米粥也挺好,于是两人把七块钱花的还剩下三分,周明愈又做主给她买了一大把冰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