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六零年代好家庭 >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126节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126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99章 嫉妒&攀比

周诚仁也道:“以前不兴生产队的时候,自己家收庄稼,就是这样收的。”

以小家庭为单位,一般也就两三个劳力,为了抢收肯定先把穗儿运回去,剩下的秫秸和茬子慢慢处理。

开始生产队以后,劳动力多,一干活儿就是一群人,有人收有人刨能一次收出去不费二遍事儿。

一队听说这样好使,他们也跟着改,白天收晚上运,这样节省时间。

为了省油晚上挑粮食也不用点灯,黑乎乎的看不清谁是谁,莫茹去帮忙运了一趟儿。

一队的人都纳闷竟然这样快,原本预计还得收五六天的,看这样两天搞定。

这是什么速度?

这才是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呢,这才是农业大/跃进!

果然是赶美超英,大/跃/进万岁!

一队二队忙着收秫秫,三队四队居然还没什么动静,不是说“没有家什儿啊,都收上去支持大炼钢铁了”,就是说“壮劳力都去炼钢铁了,老弱妇女的收不动啊”。

不过他们仓库也没有泉眼,粮食被带去钢铁厂,剩下的人已经没什么吃的,而他们望穿秋水的返销粮根本没有一点动静呢。

实在是粮食空了,不收秋粮食堂就办不下去,而家家户户都没做饭的锅,食堂办不下去他们就得挨饿,要想不挨饿就得去地里收秋粮。

他们只得找一队二队借家什儿。

之前借了一些农具给他们,他们懒得不去收,张翠花一气之下就去要回来。

现在又来借……脸怎么那么大!

后来三队四队的人饿得实在受不了就去地里徒手掰秫秫穗……反正他们不敢抢二队和一队的工具,就算大家都剩下女人,他们也不是对手啊!

莫茹见他们也不是彻底没救,就悄悄扔了一批农具在沟里,被周小兰和周钦丙姐弟俩捡着,去告诉大人。

三队和四队这才来抢了去收庄稼。

总归不是所有人都那么蠢,说白了还是集体的不上心,你不干我也不干,你懒大家都懒,谁也不愿意白养别人被占便宜。

要是收了归自己,保管谁也要抢在头里。

二队和一队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收完了秫秫,又抓紧时间割豆子、谷子。

依然实行白天大家一起割,晚上大家一起挑的劳动方式。

他们发现这晚上挑粮食真的是出奇得快,以前是一半人割一半人挑,现在所有人割,晚上所有人或挑或抬,一趟儿运回去。

社员们之间也悄悄猜测到底怎么回事。

这种事儿自然而然就问到老人那里,毕竟老人见多识广,还听说过很多过去的故事。

而最有故事的无疑是何仙姑。

何仙姑一副自己从来不搞封建迷信的架势,“可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就知道跟着党和毛/主席能过好日子,坚决打倒地主老财反动派,坚决不搞封建迷信。”

“何仙姑你就别拿梗了,知道啥就说啥,我们也不会举报你的。”

何仙姑:呵呵哒,哪个狗/日/的举报过老娘?

最后被缠的没办法,她就道:“反正咱们村的祖坟不能动,再要是平坟运动,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这么说是老祖宗保佑了?

何仙姑:“我什么也没说啊,谁要是出去咧咧让上头听见说封建,谁家祖坟被挖了谁家自己哭去。”

于是大家都当心知肚明,但是什么也不说,毕竟这跟自己息息相关。

老祖宗保佑他们不挨饿,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啊。

自从56年开始当地就实行平坟政策,要求把坟头平掉增加耕地面积。一开始各村闹得都很激烈,周家村二队有人也害怕得罪大队长,为了巴结张根发,好几个人主动表示可以把自己祖父母、父母的坟墓平掉。后来还是周诚志和周诚仁等人以周家村有好几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