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六零年代好家庭 >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162节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162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他小麦就用尿素。

周诚仁感觉天气已经很凉,再种估计不能发芽就果断停了。宁愿少种,不能浪费,大不了来年麦子全交公粮,队里只留种子。

既然不能继续种小麦,他索性让人把剩下的地也耕一下,尤其是带着茬子的地,耕完了各家可以捡回去生火烧炕。

耕完的地,经过严冬冰雪的洗礼,藏在土壤里的虫卵就会被冻死,来年春天种地就能少一些虫害。

他还让周诚义特意去公社跑一趟,到公社的养猪场捉了两只小猪回来,这样自家又能继续养猪。

现在地和粮食都是集体的,社员分不到粮食,自然也就没有粮食养猪养鸡。但是周诚志以生产队没有足够的地方养猪养鸡为由,还是让社员家里养,为生产队积肥,还给社员算工分,卖了猪的钱自然也归生产队。

这时候张根发又从运输连跑回来领着三队四队整幺蛾子了,他扬言自己从县里请了一个农业技术员来,比高余飞可厉害!

这个任技术员一来就批评周诚仁:“你们这样怎么能行,这么怎么能高产呢?咱们高进县来年可是要继续放小麦卫星的,至少要亩产一万斤!”

周诚仁拉着脸,“你说说咋个一万斤?”

任技术员看土包子的眼神看着他,“你根本不懂种地,不懂科学种地,你要深耕细作,起码要翻地一米多才行。把底下的土翻上来,这样就能把害虫都冻死,把养分累积起来。深耕以后再施肥,一亩地要施往年五倍的肥。”

周诚仁:“我们没有那么多肥。”

一倍的肥都不够,还五倍的,你当磨嘴皮子那么容易呢?

任技术员翻了个白眼,“那你们下了多少种子?”他还煞有介事地过去用棍子扒拉,想看看地里的种子密度。

周诚仁已经不想搭理他了,随口道:“八/九斤吧。”

实际不到。

说完,他转身就想走,还得把家里的一些活儿安排一下,免得妇女们不知道。

趁着秋天草枯的时候,搂草沤肥。

“这怎么行,太少了!”任技术员拉着他不许走,“我跟你讲讲什么是科学,你八斤一亩地只能亩产一百来斤,不会超过一百八十斤,你要是一亩地下一千斤种子,那亩产肯定有一万斤!你要是下五千斤,那肯定……”

“俺们总共留了没有一千斤,都交公粮卖余粮了,哪里来五千斤?一亩地五千斤,我们要种一百亩地,这都一百个五千斤麦种,你给俺们弄?天上掉下来?”

因为大炼钢铁折腾得周诚仁这段时间已经不想说话,没想到一回来种地就碰到个神经病。

“不能每亩地都五千斤,你可以集中精力搞一亩嘛,弄一亩试验田出来,来年的卫星就放定了,我告诉……”

“就种这一亩,公粮哪里来,购粮余粮哪里卖?你想饿死俺们?”周诚仁一扯袖子,不往外走,他往地里走,免得这个神经病扯着他不放。

任技术员还在那里唧唧歪歪要深耕,至少翻地一米,施肥一亩地至少要五千斤农家肥,播种,一亩地至少要一百多斤种子……

他看周诚仁不理睬他,立刻翻脸:“周诚仁,你这是蔑视大/跃进,不服从三面红旗的指导……”

周诚仁气得背着手走得更快。

周诚信喊:“我们服从三面红旗,你是三面红旗吗?你是不是觉得你跟毛/主席一样高大还得让我们喊你万岁啊?”

任技术员顿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

最后他气得没办法,只得回去跟张根发抱怨,“你们那个二队,一个两个都算是自由散漫的。”

张根发见有人跟自己一样吃瘪,巴不得呢,一起讨伐一下那些犟驴,然后统一战线,指挥三队四队。

张根发知道自己指挥不了二队他也没办法,毕竟种地他的确不如周诚仁擅长,所以他也只能指挥三队四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