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六零年代好家庭 >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204节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204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们刚过了大队屋,走到路口的时候却被怒气冲冲的张根发给截住,跟他一起的还有俩儿子。

一见面张根发劈头就问:“怎么回事,工分值掉的那么厉害?”

他也惦记队里这两天算工分呢,所以今日都没去公社献殷勤,就留在家里等消息。

哪里知道半天也不见三队四队俩队长去给自己汇报。

陈福海和周玉贵耷拉着头,没有脸说话。

陈永年道:“书记,也怪不得他们。”

张根发怒道:“怪不得他们,那怪谁,怪你?”

陈永年撇撇嘴,嘟囔:“怪我可大笑话了。”

怪谁你不知道啊!

要不是你领着这些人瞎折腾,能这样?你们要是都跟着二队干,能他娘的这样?

现在又来怪这个怪那个!

张根发立刻就脑补了几个人的内心世界,感觉他们都在埋怨自己,顿时勃然大怒,气得一跺脚,“怎么,你们都怪我?工分值跌成这样,是我不让你们干活?绑着你们啦?”

张金乐也骂道:“你们怎么这么没有良心,我爹他累死累活的去公社给你们跑关系,你们就这样报答他?”

陈福海道:“书记,没人怪你,可……大家也是没办法的。当初麦子烧了两百多亩,劳力都去大炼钢铁,秋粮又没收回来……”他越说声音越小,语气里饱含着无尽的委屈。

怎么能怪他们呢

除四害、试验田、大食堂随便吃浪费、大炼钢铁、秋收磨洋工……这一切的一切,怎么能怪他们呢?

陈福海和周玉贵是习惯张金乐这么狐假虎威,也懒得和他计较,周明贵却不习惯,瞪了他一眼,“你是什么干部,能代替书记训话?”

张金乐还要说什么却被张金焕给瞪住。

张金焕道:“大家都是为社员着想着急,工分值这么低,社员干一年的分不到钱,口粮也不够还得给队里交钱呢。”

那边跟着来的三队保管员陈福寿道:“分值再低,咱们挣了粮食也得有口粮吃吧,难不成粮食是咱们种出来的,活儿是咱们干的,到最后要吃饭还得给公家交钱?咱们钱都是从队里挣的,没有钱拿什么交?忙一年还不给吃饭?”

其他人也跟着抱怨。

真要是干一年没饭吃,要吃饭还得给队里交钱,那是要乱的。

再说农民也没有个副业没有工资,都是靠力气挣工分,这里挣不来钱,还欠着队里的,那从哪里来钱?

拿什么买口粮?

简直就是荒唐嘛。

张根发气道:“都瞎嘀咕什么,没有工分还想吃饭?丢杀人了!”

大家都知道他是怕挣不到先进大队的名号还被公社给挂上落后的帽子摘不下来。

周玉贵赶紧道:“一队的工分值是涨了的。”

张根发还在那里口若悬河地发牢骚骂人呢,这会儿跟吃了一大块肥肉被噎着似的,有些不敢置信地瞪了瞪眼,“啥?涨了?别哄人啊,我可不是三岁孩子。”

周明贵点点头,“是涨了。”

陈永年就报上具体数值。

听说是五毛二,涨了一毛三,张根发父子三人变成同一个表情包的三连刷,“真的?”

张金乐表示不信,“假的!不可能,周队长我和你说,你造假可是要被……”

“行了吧啊。”还说人家造假,你爹就是造假老祖宗,亩产一百二十斤敢说三五千斤!

周明贵道:“我们要去看看二队的,是不是涨得更多。”

张金乐嗤之以鼻,“不可能,别吹牛,你们以为吹牛不犯法是不是?告诉你们,毛/主席说要实事求是,吹牛大了是要抓去坐牢的。”

周明贵:亩产十二万斤,不是我吹的牛。

城里人、科学家、政府他们信亩产三五千十二万,老农民不信,都是地里刨食儿吃的,一看庄稼苗头就能估计亩产多少,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