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六零年代好家庭 >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212节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212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屋子不能太热,太热会干、发臭,也不能太冷,会结冰停止发酵。

发酵两个月以后等有发酵的刺鼻味道就可以拿出来清洗,切片晾晒,晒干以后二月十八就可以掰碎加水、盐下酱缸,开始晒酱。

……

晚上社员们把大酱砖摔好包在篓子里,一个个依然精神得很,“队长,明天十九去赶集啊?”

“今年布票还没发呢,队长,啥时候发啊?”

周诚志道:“我只管给你们放假,不管这个,问书记。”

就有人去问张根发。

张根发道:“怎么也得二十五六,急什么,二十九赶年集也不晚,好像你们有几十丈布要买似的。”

以为个个都是劳模呢,哼!

虽然没发布票,可集还是要赶的,眼瞅着就要二十三过小年,家家户户都要置办辞灶的供品呢,再说都还没有请灶王像呢。

辞灶的时候要有烧纸、酒、粮食、糖瓜、鸡蛋、肉等,这样才能把灶王爷招待好,请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就算现在吃食堂各家不做饭,但是祭灶辞灶还是要的。这是一个祖辈留下来的习俗,从这开始就正式拉开过年的序幕,要祈求一家平安,来年五谷丰登……

所以,小年是一定要过的,还得过好。

尤其二队一队分了钱的,觉得往年紧吧祭灶的时候没供肉或者没酒,今年有钱怎么也得弥补一下从前的遗憾吧。

当然要好好过才行!

第二天一大早,要去赶集的都把自己认为最好的衣服穿上,到生产队集合坐马车一起去赶集。

莫茹和周明愈也抱着闺女去见光景,周诚廉、周培基都被各自娘强留在家里,莫茹猜是要相亲。

虽然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的,可簇新的棉花睡袋包着,还在空间里养得壮壮的,周七七并不怕冷。

她不满足被躺着抱,一定要竖起来,而且一定要朝前看不肯朝后。

周明愈被她啊啊呀呀地指挥着换了好几个姿势才合她心思。

莫茹以为年底的大集会很热闹呢,结果去了集市上一看虽然人很多,但是货物种类非常少。

也没见到有卖好玩意儿的,毕竟物资不丰富而且糖油之类的还管制,米面也不允许随意交易,集上只剩下卖点白菜萝卜、菜干、咸菜、糖瓜以及其他草编货、乌货之类的。

乌货摊子倒是很热闹。

因为很多人家锅都被收上去炼钢铁,家里没有锅,连口热水都不方便烧,很多人趁着年底分钱放假有时间,就赶紧买两样能用的回去。

铁锅是买不到的,集上没人卖,供销社数量少、要购货券,价格还涨了好几毛,农民更买不起,就只能买这些不结实的砂锅瓦锅,三四毛钱就买一件,也能偷偷地顶阵子。

莫茹和周明愈带着闺女逛了一圈,买了一些糖瓜、小零嘴儿。

糖瓜其实就是大麦或者小麦做的,把麦子浸泡然后让它们发芽,在上碾子碾碎,然后放在缸里发酵,几天后就上锅蒸煮。一边煮一边搅拌,直到形成黄糖,再一个劲地抻拉,让其和空气充分接触,等快干的时候切成各种形状。

糖瓜,小孩子们的最爱。

她还给家里买了几个瓦盆,虽然现在做不到洗脚洗屁股人手一个,但是至少洗屁股和洗脸的得分开吧,各屋最好有一个,不要全家人就用拿一个。

家里原本有几个的,但是孩子多,这东西也不抗用,难免会打破。

所以买几个送给他们备用也好的。

不过找了一圈都没找到卖灶王像的。

期间也碰到不少人询问,“哪里请灶王爷啊?怎么没看到老杨啊。”

老杨是卖年画的,也卖一些小孩子玩具,还有灶王像、门神这些。

今年熟人们都没看到他。

社员们上集请不到灶王像急了,“没有灶王爷怎么过年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