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六零年代好家庭 >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248节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248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

他前几天就带着周明愈在自己队田地周围勘查,寻摸着除了南沟还有哪里适合挖井。

这个周明愈擅长,他假装说高技术员教过的。

挖井要考量几个问题,一二三四五地列给周诚志听。

西边和南边有河,只需要深挖或者延伸即可,而北边和东边没有,就需要动脑筋。

不过自己家在东边都是肥沃的良田,全是一类二类土,挖那么大的水井浪费田地,最好在不能种庄稼的荒废地方挖大平塘蓄水。

周明愈觉得周家村和草泊儿、将军庙子三村交界地有一处不错。

“咱们三个村一起挖一个大平塘,这个位置比在自己地头挖安全得多。”

地方大,就不需要挖得太深太陡,可以挖成一大片水泡子。

计划好以后,周诚志就主动去接触两大队的书记和大队长。

今年八龙治水,大家都有些慌兮兮的,但是很多人知道归知道,却不想做什么,无非就是和人聊起来的时候十分担忧地说一句“八龙治水啊,今年怕是不好呢。”之后该干啥干啥。

将军庙子的村干部倒是想和周家村合作,因为他们村和周家村一样缺水,草泊儿却不那么热衷,他们有一个大水泊子,觉得足够用的。

……

就在这时候公社下了通知,派人下来勘察地形,打算进行马旺水库的后续工程——争取每个村都有水渠通进来。

水渠也有两种,要么直接挖沟疏通,要么就用土培出高于地面的水渠,不管哪一种都需要配合当地地势。

公社从每个生产队抽掉十个男劳力两匹牲口,给一部分口粮和饲料补贴,凑成大约两千多人的水渠工程队,先从马旺水库直接修一条往北通的水渠,修好以后,各村就可以就近往自己村引水。

“要是修得快,今年春天就可以浇麦子!”宣传员如是喊。

因为只是一条水渠,高三米或者深两米宽不到两米,修起来要容易一些。

剩下的社员们就继续春耕,然后盘粪、沤肥,准备春种,还有余力地就开始计划着挖各村各生产队的蓄水井。

张根发见公社组织修河渠,他为了邀功立刻就召开先锋大队干部会议,要求大队剩余人员也要挖河打井,为抗旱最好准备。

莫茹和周明愈被邀请出席。

“大家积极发表意见啊,看看在那里挖沟好。”

张根发扫了周诚志和周明愈、莫茹几个一眼。

周明愈刚要说就被周诚志轻轻地拍了拍胳膊,他便没说话。

周诚志道:“大队长,俺们队商量好了,要现在西河那边开挖,那里地势高存水少,挑了去浇麦子,底下淤泥挖出来沤肥,正好继续深挖打井。”

张根发立刻看向另外几个队长:“你们觉得呢?”

周明贵看了周诚志一眼,没吭声。

陈福海喊道:“听大队书记的。”

张根发道:“我觉得吧,咱们还是得先挖南边的河沟子,挖深一些。”

那个地方显眼,正好在去往公社的路南,来往人都看得见,那是他的政绩。

要是挖在西河那里,都是田间小道,别人看不见,只有自己人实惠罢了。

周明愈道:“我觉得还是西河崖那里好,那里地多。”

张根发立刻拿周明愈那天开会时候的话堵他,“等挖好了南沟,存够水,咱们慢慢往北边引不就好了?年轻人不要那么死板。”

周明愈:“……”

莫茹:这货越来越蠢萌了,都让人恨不起来。

于是大队书记拍板,先挖南沟。

会后周明愈问队长,周诚志一脸的无辜,“我本来就想挖西河那里。”

周明贵肩头一抽一抽的,小声道:“咱们书记有个毛病这辈子改不了,只要二队队长说什么,他就一定要唱反调,这是吃饭喝水一样的习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