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六零年代好家庭 >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301节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301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莫茹和周明愈商量之后,又去跟林纾建议,各大队交上来的蚂蚱放在公社前面的水泥地上晒干,到时候可以磨粉或者直接干锅炒了吃。蚂蚱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掺着野菜、粗粮,到时候也是救荒的粮食!

林纾代表公社书记办公室可没少忙活着事儿,跟着东跑西跑的,人都瘦了一圈黑了一层,不过却非常负责,盯着人去收拾那些蝗虫。

而且他还非常负责地将各生产队送来的都记录在册,然后会根据晒干后的比例,等各生产队交公粮以后当做福利发还他们。

高瑞阳非常重视蝗灾的事情,每天坐着他那辆破旧的吉普车轰轰地四处检查,生怕高进县在自己任职期间遭遇蝗灾。

干旱没有办法,实在是不下雨,又没有足够的水源抗旱,到时候不得不申请救济粮、返销粮。

蚂蚱成灾还是可以想办法预防的,毕竟现在还没成灾,只要预防得好,来年就可以躲过一劫!

来年秋天,高瑞阳就要调任,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升职,如果中规中矩,那就只能平调。

当官的,谁不想升职啊!

所以高瑞阳绝不允许境内被蚂蚱给啃光!

邻县高成县、高下县听到消息以后都纷纷给高瑞阳打电话询问怎么回事,怎么突然这么大张旗鼓的除四害,不是已经消停了吗?

高瑞阳:“我县发现有超出往年数十倍的蝗虫,已经展开捕杀行动,贵县也要行动起来才好,免得来年措手不及。”

两位县长全都表示高兄杞人忧天,他们县都很正常,没有什么蝗虫大批活动,不用担心。

高瑞阳也就不管他们,管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就是。

在县委的明令下,各公社、大队纷纷展开了除蝗虫行动,红旗公社为了鼓励社员们抓蝗虫、挖掘蝗虫卵,甚至还发布悬赏。

两斤蝗虫或者两百粒蝗虫卵换一尺布票……而长到这个季节的蝗虫,个头都不小,一般个头的蝗虫五十只左右就有一斤,大的不用四十只便有一斤。

各生产队也纷纷配合,尤其周诚志和去年抓老奸儿的态度完全不同,去年夏季抵抗,今年却积极配合。

毕竟老奸儿吃不了多少粮食,可这蚂蚱要是成灾,一大片庄稼不够它们啃的呢。

所以他也提出了奖励措施,一斤蝗虫四工分,鼓励老人孩子们去拿蝗虫掘蝗虫卵,甚至只留男人们去砍玉米秸让已经掰完玉米的妇女也去掘蝗虫卵。不过先锋大队的社员们在自己队抓不到什么蝗虫,只能掘地找蝗虫卵,要么就去外面大队抓,因为他们大队的虫子早就被莫茹抓了喂鸡。

在布票和工分的刺激下,社员们于秋收间隙纷纷张网捕捉,或者掘地挖蝗虫卵,一时间公社门前的广场上摆满了各生产队送来的蚂蚱。

在这其中最突出的自然还是莫茹,干部们都说这一次先锋大队的棉花劳模,抓蝗虫又立奇功,每次送来的蝗虫有三十斤,一个人顶人家生产队还多!

因为这,全公社都轰动,上下大力宣传治虫劳模的事迹,让她传授治虫经验,做治虫报告。

社员们也纷纷传说棉花劳模除害拿蝗虫的事迹。

外队的社员们都以和劳模一起抓蚂蚱为荣。

“今日劳模来我们队抓蚂蚱了,哎呀,人家真能干,带着闺女、狗和公鸡呢,真不愧是劳模,有办法,那狗和公鸡也帮着刨坑挖蚂蚱籽呢!”

“真的假的,狗和公鸡还能帮忙?”

“要不说是劳模的,养的闺女不一样,那狗和公鸡也格外厉害,一刨一个准儿!”

莫茹都不好意思听。

这一次时间紧迫,她抓蝗虫没有找家人打掩护,这个和浇地不一样,反正自己收别人也不知道,她不怕白天被人看见。所以家里男人还是去秋收,丁兰英看蘑菇大棚,张够在家里坐月子,她就带着闺女出来抓蚂蚱。

周七七不肯丢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