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巍巍大明 >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一章轮回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一章轮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钟粹宫之东、永和宫之北是东西六宫中最冷清的院落。

王恭妃先后生一子一女,实际却并不受宠,最受宠的是九嫔之一的郑贵妃。郑贵妃姿色娇媚,生性活泼,别的嫔妃见了明神宗都毕恭毕敬,诚恐诚惶,小心谨慎,不敢稍有疏忽。而郑贵妃则落落大方,谈笑自然,还常和明神宗开玩笑,称明神宗为老嬷嬷(即老太太)。明神宗不但不恼,还对她情有独钟。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郑贵妃生皇三子朱常洵,明神宗进封她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有了皇三子这一资本,郑贵妃倚仗明神宗对她的宠幸,一心想让皇帝立自己所生的孩子为皇太子。明神宗也有意立皇三子为太子,这就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引出了麻烦。

按照宗法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在皇后没有生育嫡子的情况下,应立庶出的长子(或年纪最大的儿子)做皇太子,明神宗自己当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获得皇位。

王恭妃生的朱常洛是庶长子,自然也应是皇太子。群臣和李太后都支持立朱常洛为太子,可是明神宗不喜欢王恭妃母子,郑贵妃又总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因此立太子的问题,迟迟不能进行。

这样围绕皇太子的册立问题,以慈圣皇太后李太后为首的大臣们与皇帝朱翊钧和郑贵妃斗了十五年,其间发生很多事情,大案迭起,斗争暗流汹涌。国本之争是万历一朝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辅四人,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梃杖。斗争之激烈可见一斑,大明王朝浩浩荡荡地打了一场群架。

一直到万历二十一年二月(1593年),明神宗才在大臣们一再地请求下允许已经13岁的皇长子读书,而且没过多久就长期辍读,险些让他成为文盲。

一年年地过去了。万历朝的皇太子位子还在那里空着。满朝文武呼吁尽快确立皇太子,以告天下百姓。明神宗就是不听,后来,李太后得知朝廷上下议论纷纷,也十分同情善良的王恭妃,不得已亲自出面干预,质问明神宗:满朝文武屡屡上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求立皇长子为太子,你为何老拖着?

明神宗说道:他是宫女生的。李太后听罢此言,龙头拐杖往地上一捣,指着儿子大骂道:别忘了,你也是宫女生的!明神宗这才想起自己的亲娘原本也是宫女,也是被隆庆帝临幸后生下自己的,且是泥瓦匠之女,论出身,比王恭妃低贱更多。明神宗羞愧万分,无地自容,闭口无言。

李太后开导儿子说:王恭妃为朱家帝业留下了根苗,为大明江山社稷立下了功劳。你为啥不封她为皇贵妃,她的儿子难道就不是你的儿子?"

在李太后的力主和群臣的上疏劝谏下,他迫不得已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立已经年满19岁的朱常洛为皇太子,同时封皇三子朱常洵为福王。王氏封为恭妃被移居慈庆宫,淑容的封号仍然没有变动。

王恭妃被晋封为皇贵妃后,不但没有享受到皇贵妃的优厚待遇,而且她深居幽宫,无人问津,处境更加凄苦。在这十余年中,王恭妃母子因受到明神宗的厌恶冷落,又被盛宠的郑贵妃视为眼中钉,饱受屈辱,各方面待遇极差使尽各种手段排挤和虐待王恭妃母子。

郑贵妃提到王恭妃时,总是称其为老妈妈,暗行诬蔑和讽刺,甚至当着皇帝的面也如此,明神宗并不加以制止,心里对王恭妃感觉更不好;通过考古发掘,出自她棺椁内一把银壶,壶底刻铭文一周大明万历壬午年(1582年)制--可见这是她被封为恭妃的当年一直用到去世时的实物。

30多年来她从宫女成为妃子再成为皇贵妃,又是未来皇帝的生母,生活上使用的器物却没有多大变化。此壶没有任何装饰,不仅比不上妃嫔墓出土的器物,甚至还没有民间富裕人家出土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