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巍巍大明 > 第五章李太后的算盘

第五章李太后的算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石子,刹那间风云突变起来。

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这徐爵乃是冯宝的心腹,在锦衣卫中是可以直接与掌管锦衣卫指挥使的刘守有抗衡的人,专掌锦衣卫南镇抚司,平时威风八面。

还没等关注此事的人从这件事情中回过味来,次日,御史李植列数冯宝十二大罪状,矛头直指冯宝。

万历皇帝当即通过内阁下诏,降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冯宝为奉御,即刻发往南京安置,永不得入京。

冯保(1543-1583年),字永亭,号双林,衡水市赵家圈乡冯家村人,明代太监。冯保于嘉靖年间入宫,隆庆初年掌管东厂兼理御马监。万历皇帝即位,历任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

明穆宗驾崩时成为顾命大臣。掌权后支持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使大明政权一度出现复苏局面。冯保有着较好的文化素养,他在司礼监督刻了《启蒙集》、《帝鉴图说》、《四书》等很多书。最后冯保因为明神宗对他的忌恨被放逐到南京,后因病而死,家产亦被抄收。

万历四年(1576年)五月,冯保会同三法司进行全国大热审,平反昭雪了许多冤狱。

张居正成为首辅,在取得太后、皇帝的支持和内相冯保的配合下,亲政了多年,并推行了一条鞭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他裁减冗员,减少支出,使大明政权一度出现复苏的局面。

张居正固然有大才,但之所以能被委任内阁首辅,施展政治抱负,是因为有冯保的全力支持。但是,冯保贪财好货,广收贿赂,张居正也曾送给他不少宝物。冯保后来又花费巨款,给自己建造了生祠,张居正写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冯公预作寿藏记》,对他歌颂不已。

万历十一年(1583年)一月,万历皇帝接着又起一诏,谕锦衣卫掌卫事、左都督刘守有,即刻点齐本卫人马,分于玄武门、午门、东华门、西华门各门换防,无朕旨意,宫中任何人等不得进出。

笔墨未干,又连下数诏。

谕彰武伯、总督京营戎政大臣杨炳,赐天子剑,严格约束京营各

(本章未完,请翻页)

部人马,无朕旨意,任何人不得擅自调动,违者可先斩后奏。

谕都督佥事、神机营副将坐堂官李如松,即刻起率领三千本部人马进城,换防京城九门,余部于正阳门至承天门一带集结,严密监控两旁五府六部各衙门,凡无朕旨意外出之官员,可自行羁押。

谕指挥使、五军营副将坐堂官管达干,严格约束本部人马,无朕旨意,不得擅自调动,违者按谋逆论处。

谕指挥使、神枢营副将坐堂官侯之胄,严格约束本部人马,无朕旨意,不得擅自调动,违者按谋逆论处。

然后,又谕令内阁知会京中各衙门,所属人员务必于衙门中恪守职事,禁止外出。

如此,年轻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依靠着锦衣卫和神机营,突然发难,更换了京城九门的守卫和内宫各门的守卫,成功地掌控了京师。

为了不至于引起混乱,安抚京城不知情的百姓,内阁对外宣称这是皇帝陛下在演习“内操”,无需惊慌。

相对于京师得到了安抚的百姓,宫中可以说是乱作一团、人心惶惶。控制了局势的朱翊钧并没有对他的亲生母亲慈圣皇太后怎么样,也没有对抱着朱常洛的王恭妃如何,而是仅仅下了两道简短的圣旨,一道是下旨处死了慈宁宫和景阳宫所有的宫女太监;第二道是按照一个事先拟好的名单抓捕宫女太监,处死的、贬往各地的不计其数。

至本月十八日,仅仅十来天时间,京师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大局已定。

万历皇帝采纳御史孙继先的奏请,下旨恢复了之前在张居正当政时上疏谏言而遭罢斥的各大臣官职。

同时,御史江东之弹劾吏部尚书梁梦龙、工部尚书曾省吾、侍郎王篆等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