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权臣本纪 > 权臣本纪 第113节

权臣本纪 第113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再起风波,顾大人可能为今日此话负责?”下首的一个御史敛色问道,顾曙道:“诸位皆善未卜先知,某是不能,某只为当下负责,日后之事,无论何事,自然由天子定夺,卿问某,实在是刁难。”他为人素来谦和,无论高门寒庶,皆一样的假以辞色,是故这御史言辞颇为无礼处,顾曙面上并不计较。

话说到这份上,反倒不好叫人上蹿下跳,尤其顾曙言辞间已牵涉天子,英奴顿了一顿,也不评价两人之间的对词,只道:“总归朕德行有亏是为一面,另一面,”他忽放缓了节奏,“朕是否当免斥三公以避灾呢?”

如此耳熟的腔调,百官在稍感迷茫回忆中不多时寻出了蛛丝马迹,凤凰元年,前大将军曾借日食发挥,免斥太尉温济之。两幕何其相像,然事情却难能同日而语。有机巧者,已出列道:“此事皆因台阁佐君不明而致,今上向来虚心纳谏,胸怀如山似海,一分尘土可增山之高,一滴水露可增海之深,今上只需继续广开言路,天灾便可自行消退,今上无须自责,亦无须让三公无辜受累。”

既牵涉到三公,虞仲素自不能再坐住,持笏跪倒缓声道:“臣有失责之处,愿领罚。”成去非在一旁冷眼望了许久,既无天子问话,他是断然不会轻易开口。

中书令张蕴紧跟道:“诸位这哪里是在弹劾台阁?分明是在怪今上不明不察,方才顾大人的话已经很清楚,诸位是否太过敏感了?今九州山原,京都城阙,僧徒日广,佛寺日崇,法门虽不同于俗世,但也保不齐有个别败坏之徒,老臣昨日方向今上进言,此次勘检不该仅仅止于清点人数财产,如发现有犯罪者违戒者,当命其还俗,抄没赀财,没入赋税徭役,这难道不有益于整顿风气?神佛非俗人,可寺庙里并非都是神佛,诸位如连这一点都看不清,那就尽管继续弹劾台阁好了。”

殿上一时默了下来,百官未曾想到中书令素来司马称好的作风,此时却强出一头为台阁说话,至于那更进一层的上谏,则也更引人遐思,正都思想着,闻天子道:

“天灾是否因此事而起,诸卿担忧地不无道理,中书令顾仆射所言朕也不能不察,人主之言,不可不慎,这件事,朕看不如这样,朕一人担着,写份罪己诏,至于勘检,该怎么查还怎么查,等过段时日,倘还招祸事,我等君臣之间,再商议定夺,诸卿觉得如何?”

百官纷纷伏拜在地,不成想天子说出这番话来,或云今上体恤入微,或有大司徒反复请罪,天子的话已是入情入理,无可指摘,御史们无言可辨,再折腾,便是置君臣之礼于不顾,遂默默归位不语。

待散朝路上,张蕴有意放缓了步子,略略等候成去非赶上来,方道:“成大人如今也是录尚书事重臣,方才就那么看着廷臣们吵,自始至终,都不肯出来替台阁说上一句,是否沉默太过了?”张蕴从未如此直白过,成去非略笑了笑:“大人关键处挺身而出,一点也不含糊,哪里还需要晚辈出头?”张蕴长叹一声,“成伯渊……”话未说完,只是频频摇首。成去非道:“大人前日跟今上的进言,就是晚辈且都不曾想到。”张蕴却道:“成伯渊就莫要在我这个老头子跟前假意了,我只奉劝一句,当张弛有道,不可刻薄过甚。”

成去非微微垂首:“晚辈还是要谢大人今日仗义执言。”

张蕴皱眉笑道:“我是为天子,是为社稷,何来要你说谢字?”说罢拍了拍成去非肩膀,振袖而去。

前面虞仲素也正缓步而行,成去非想了想,大步追了上去。

“今日险些连累大人。”成去非道,虞仲素呵呵笑道:“圣主英明,我谈不上连累不连累,倒是阿灰今日言辞犀利,后生可畏,我们是都老了,陪你们几个小子折腾不起多少时日,日后行事要想的再周全些。”大司徒同中书令一样,语重心长过后,是几下颇带意味的拍肩动作。

台阁一众曹郎则负起手背,时走时停,偶有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