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不如归隐 > 不如归隐 第2节

不如归隐 第2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西边百里外的一座山丘之上。

穆滨城毅然下令,放火烧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方才熄灭。

战争却是在山火绵延的一刻钟之后,就结束了。

有十数人慌忙逃下山来,向穆滨城献上蜀王的头颅,乞求穆滨城饶他们一命。

在撩人的火光照耀中,三年来一直冷着脸的穆滨城露出久违的笑容,一把从亲兵的手里,抓过那颗血淋淋头颅的发髻,跳上一块裸/露的岩石,将那颗头颅举起来,对着底下所有的士兵高呼道,“敌酋授首,此战告捷。”

“敌酋授首,此战告捷。”

“此战告捷。”

“此战告捷,………”

狂喜的笑容,最先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山呼海啸的声音直上云霄。

所有的士兵都仰望着穆滨城,就算离得太远,也许看不清他的样貌,但是士兵们都仰望着他,这一刻穆滨城就仿佛是他们的神,穆滨城身后有熊熊烈火发出的光芒,那就是他的神光。

从此之后穆滨城战神/的名号就开始流传出去。

但是到后来,士兵们呼喊心中复杂的情绪。话语在此时此刻仿佛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战胜的喜悦,思乡的情绪,劫后余生的惘然……

种种情绪混杂在一起,无法述说,只剩下嘶吼,一场集体的情感宣泄。

穆滨城跟他们一起嘶喊,喊哑了自己的声音。

统帅千军万马,振臂高呼,少年意气,如此种种,仿佛是一场不可追忆的梦境。

而现在,穆滨城借着一盏烛灯看书,穿着细棉布的衣衫,洗过的乌黑的头发,湿润的垂在背后。

短短一个月的时光,那些由他亲手创造的战绩,好像已经染上了斑驳的痕迹,变成了昔日荣光。

京城的消息虽然滞后,但还是会一直传到穆滨城的耳朵里。听到那些功臣们的下场,却实让穆滨城感到一丝兔死狐悲。

但当时,战胜敌人胜利才是第一要务,其他事情都被他压在了心底。

直到战胜之后,皇帝的圣旨快马加鞭送到他手里,允许他带一千护卫返京。

剩下的三万大军,移交给前来传旨的官员,他们会按士兵户籍所在地,有次序的解散他们。

踢踏,踢踏,……

一对士兵刚刚从穆滨城的营帐旁边走过。

穆滨城的亲兵军纪严明,理论上在京城外,不会有任何危险,但是夜里还是会安排人士兵巡逻。

他放下手中的书,那是一本《汉书》,在灯光的映照下,翻开的那一页,题目是《张良传》。

他拿出父亲最后留给他的家信,信上只有一行字,“治理天下,无需武将。”

第二天清晨,宦官带着圣旨笑盈盈的来到军营,等了许久,穆滨城都没有出来迎接,那宦官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焦急的副将打开他的营房,却看到甲胄整整齐齐的挂在木架子上,像是一个全副武装的大将军。

但真正的大将军穆滨城,却是踪影全无。

书桌上摆着那本翻开的《汉书》,还有一本奏折。

传旨的宦官,战战兢兢的将穆滨城的奏折呈交给皇帝。

那奏折上只写了五个字,“臣寻仙去了。”

皇帝将奏折放在桌案上,终究没有说什么话,算是默许了穆滨城的行为。

皇帝知道,自己终究还是让那些一路跟随自己的人伤心了。可是他也没有办法,他也是草莽出生,小小的一个百户,带领着手下的百十人造反,争斗了二十几年,才终于有今天。

皇帝要防备着那些功臣,那些知道他的底细的人,有些原先的地位还比他高,那些功臣会不会也在窥视他的皇位呢。

也是他这两年,太过着急,用的手段也比较激烈。

主要是皇帝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好,恐怕活不了几年,征战的岁月太久了,对身体终究有妨害。

但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