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逆流1982 > 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深圳电子业龙头

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深圳电子业龙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马主任,我敬你一杯!”此时坐在马福元身边的牛光荣举起了酒杯,恭敬的对马福元说道。

去年对华强电子厂而言,可谓是辉煌的一年,从天音电子厂引进随身听生产线之后,华强电子厂经历短暂的市场调整之后,很快就进入到爆发期,紧靠随身听一种产品,去年一年销售总额超过4个亿,盈利6500万,是整个赛格电子集团下属企业中,盈利最多的一家企业。

除此之外,在今年的春季广交会上,华强电子厂的随身听也取代天音随身听,获得了1400万美元的订单,成为了这次展会中最大的一匹黑马。

当初购买段云生产线的时候,集团公司花费了1500万美元,而现在凭着这条生产线,华强电子厂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收回了全部成本,并且还有一定的盈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成功的引进项目。

“就这一杯了,今天喝的实在太多了。”马福云见状笑了笑,和牛光荣碰杯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今天的马福元也是格外高兴,1987年对他们赛格集团来说,也是个值得庆祝的一年,除了销售总额高居整个深圳电子业第1位之外,他们还在1988年年初时候举办的全国电子百强企业评选中,名列第17位。

1988年是全国电子百强企业评选是第1次举行,除了赛格集团之外,还有深圳的华发电子有限公司,光明华侨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这三家以1987年的营业收入3.2亿元-1.8亿元名列1988年全国电子百强企业的第17名,25名和35名。

华发电子厂就是早年曾经帮助段云代工天音牌低音炮的厂家,这些年来也发展非常迅速,从86年开始,从美国引进了一条电话机生产线,开始生产自有品牌的电话,年产量达到250万部,是深圳最大的电化生产企业。

而光明华侨电子工业公司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1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初始投资高达4300万港元,也是康佳集团的前身,主要从事彩色电视机,白色家电,生活电器等产品的生产,随着深圳市政府对合资企业政策的放开,允许他们4成的产品销往内地,所以从去年开始,光明华侨电子工业公司成为了深圳最大的彩色电视机生产企业,产品也多次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听起来第17名,25名和35名的位置并不算靠前,然而考虑到参加这次全国电子百强企业的评比都是一些北上广以及各省会城市的上千家省属部属大型重点电子厂,这些企业都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历史,深圳这些新兴企业能够取得这样靠前的名次,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了,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至于天音电子厂,因为段云的厂子还没有形成集团公司,而天津电子厂在出售了随身听生产线,转而投入录像机和芯片产业,致使天音电子厂的销售一落千丈,年利润只有6100万元人民币,自然排不进全国电子百强企业。

一直到今年年初,随着录像机生产线的投产,以及复读机开始在全国热卖,这才重新恢复的回血能力,短短三个月时间,就获得纯利润5000多万人民币,然而这笔钱只算是今年的企业利润,无法抹平去年销售额严重缩水的事实。

“马主任,我觉得咱们应该趁热打铁,再引进几条国外的生产线,把咱们赛格集团的整体实力再提升一个台阶,争取成为全国电子百强企业的第1名!”田松这个时候也是笑容满面,对马福元说道。

无论是他们春梅电子厂,还是牛光荣的华强电子厂,都在去年的引进热潮中尝到了甜头,虽然这现如今国内录音机产业依然没有摆脱微利的状况,但是春梅电子厂去年还是为集团公司创造了3800万的纯利润,并且这次广交会上也拿到了250万美元的订单,算是集团内部名列前5的企业。

“去年咱们集团公司花费了3600万美元,从国外引进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