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重生之喜乐年华 > 重生之喜乐年华 第16节

重生之喜乐年华 第16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他寝室也有啊,我只是负责我们寝室的。”杜如蒿回她一句。

“如蒿,我太爱你了,能不能天天都有好吃的啊?”

“美得你,你以为是吃饭呢,天天都有。不过如果像某个亲戚那样,一个月来一次我也没意见。”

“那他怎么不给别人带过来,非得给你。”别说,彭菊说得还挺对。原来因为她亲戚的事,其他同学对她都格外不同,现在都围着杜如蒿转了,她心里有些不忿。

“我那时候出来上厕所,你怎么那时候不出来呢。说不定那时候你出来,楼适也就给你带过来了。”杜如蒿似笑非笑。

“彭菊,明明学校禁止学生谈朋友,你非得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啊?吃的也堵不住你的嘴?”张凤仙刺了她一句。

彭菊再不说话,其他人也没人替她打圆场,嘻嘻哈哈说笑起来。

重生一世,以杜如蒿在社会上磨练来的经验,略施几分,她的人缘可是比原来好多了。虽然也有人奇怪她比原来活泼许多,可觉得她更好相处,还以为是她家生活的改变从而改变了她,倒没人想其他的。

杜如蒿还挺享受自己的校园生活。在学校的时候,觉得学生真苦,踏入社会之后,才知道这样单纯只为一件事而忙碌的日子,是多么美好。

☆、第29章 机会

第二天中午回家的时候,想到李晓路带的话,杜如蒿回去就对陈松枝说了这事。其实她家已准备在做了,相应的模子都已买回来,就等杜如蒿有空做她说的那些新花样。

现在除了这些商家及一些老人,记农历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不过,大体上杜如蒿还是记得,一般情况下农历与公历相差一个月左右,这个时间会随着具体情况而上下浮动半个月。这一年就是公历与农历错差的时间长,但也要开始准备了。

当地的月饼现在只有两种,一种是老式的,一斤四个,里面有冰糖及红绿丝和其他一些配馅。一种是新式的,圆馒头的形状,外表是乳白色的酥皮,馅一般是五仁的。这些月饼放的时间长了,会*的,能当石头使,可想而知那月饼的质量。

这两种杜如蒿都不准备做,想到后世那琳琅满目的月饼品种及包装,她露出一个笑,也忙了这一段时间了,自家挣钱的机会总算来了。

“什么?你说把月饼定价提上去?还一下提这么高?”陈松枝听到女儿这么说,虽然这时她已很信服女儿的话,可还是惊讶不已。她摸摸杜如蒿的头,自言自语,“没发烧啊,好好,该不是你这段时间学习太累,前段咱家生意又太顺,才让你有些忘形了吧?”

看妈妈觉得自己是因为太累脑子才做出了错误判断,杜如蒿哭笑不得,她拉着陈松枝胳膊晃了晃,“妈,您想啊,我们这里两大节,一个中秋节,一个春节,都是走亲戚的好时候,谁家不应景买盒月饼啊。”

最重要的是,这是送礼的好时候。一直十几年后,有人送礼还会送月饼,这时候也不会例外。

“可咱们那里走亲戚也不过拿一箱方便面,谁会买这样贵的月饼啊。”

“我小时候您还记得走亲戚拿什么吗?”“当然记得,春节是两纸盒糖角,中秋是两盒月饼,后来都涨到了四盒。”陈松枝不假思索。

杜如蒿记得很清楚,那时候的月饼是用一张厚黄纸包着,上面盖上一个嫦娥飞天的彩图,外面用一种纸绳捆了。只所以这样问,是故意的。

“您看,并不是没人拿月饼,只是现在条件好了,大家觉得咱们乡里的月饼价太便宜,包装又简陋,拿不出手了,才换成方便面的。只要我们能提供价位相当的包装月饼,不会难卖的。”

杜如蒿说完,又对哥哥使个眼色。杜如峰也劝道:“妈,您就听好好的吧,再说拿方便面是乡里,现在咱们在县城,这里的人比咱们有钱,愁的是没有合适上档次的礼品卖。”

“可是,咱们做这么贵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