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小兵奇遇记 > 第十八节 典型事迹对不上了

第十八节 典型事迹对不上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天早上刚刚出完早操,我们回到屋里才坐下,就听彭参军在外面大喊:“刘旗长,刘旗长,快过来。”

还在床上躺着的刘旗长,听到喊声,嘴里骂骂咧咧,但是还是赶紧站起来迎出门:“彭参军,什么事让您这么早就跑过来啊?”

彭参军也没啰嗦,进门就问:“李达呢?怎么不见他小子?”

李达这会还在训练场上,一个人正练刀法呢。孔延解释着。

“还练什么练啊?赶紧给我叫回来!”彭参军见李达不在,脸色阴沉不定。

见彭参军表情不好,孔延一溜烟跑了出去。刘旗长赶忙赔笑,让彭参军坐下,倒上杯水。“彭参军,您先喝口水,什么事这么急啊?”

彭参军也没嫌弃,端起水杯咕咚咚喝完,一抹嘴说:“出大事了,没想到就是树个典型,这下弄出大麻烦了。”

我们几个面面相觑,一个典型能有什么麻烦。刘旗长也是一脸不解,连忙问“大人,您慢慢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原来,朝廷为了激励前线官兵的士气,扭转对后金作战接连失利的不利局面,决定让辽东上报一批抗击后金的先进典型。袁将军就亲子将李达作为典型报上去了。本来大家都没太在意,这样的典型每年都会报一些上去,谁也没太当回事。可谁知新上任的兵部尚书对这个事情非常重视,仔细看了每个上报的事迹材料,还专门选了一批事迹准备大力宣传,其中就有李达的事迹。为此,兵部专门派了一个武选司员外郎前来,既是进一步挖掘事迹确定最终名单,也是对各个事迹的核实。所以,彭参军一早就被千户大人和白户大人叫了过去,一起商量李达的事情怎么弄。毕竟,材料是他们编的,材料的真假他们最清楚,树不树典型不重要,可不能因此穿了帮才是大事。另外,兵部武选司可是专门掌管武将晋升的地方,武选司员外郎也是要格外重视的。

听了彭参军的话,刘旗长也是眉头紧皱。武选司有什么权利他不关心,再大的官反正也管不到自己,可是李达的事情就比较棘手了。事迹材料已经写的天花乱坠了,要是现场一看对不上,那最后追究责任,还是得追究到自己身上,千户、百户那会可一个也指望不上了。

彭参军像是看透了刘旗长的心思,语气也不像刚来时那么冷漠:“老刘,你现在可别想着撂挑子了,这个事迹材料可是咱们一起弄出来的,到时出了问题谁也跑不了。再说了,咱们的材料也就是进行了夸张,有没有什么生编硬造的地方。”

听了彭参军的话,我心里一乐,是没有什么生编硬造的地方,整个事迹除了名字,哪一点和李达有关系?

刘旗长也不愧是老兵,知道当前形势下再追究责任也来不及了,只能先把当前的检查验收对付过去再说。“彭参军,我没有推脱的意思,您可别多想。我觉得,咱们现在就把李达的事迹再拿出来研究研究,看看哪些地方可以再弥补弥补。”

彭参军也不再啰嗦,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事迹摆在床上,刘旗长冲我挥挥手,示意我过来。

我们仨又从头到尾看了一边,彭参军的眉头皱的更紧了,问我,“小子,你看出什么没?”

我点点头,想了一下,说:根据事迹材料,我觉得咱们主要需要补几个东西。

一是李达的背景,不过这个好办,只要我们几个统一口径,就说他父亲死于萨尔浒之战,也没人能查出来。

刘旗长和彭参军点点头。

二是李达脸上的疤痕。事迹上写的是演戏时被自己人砍伤的,可总得有个人证明吧。这个人得能主动证明是自己干的,还得有其他人作证,不太好找。

刘旗长和彭参军俩人思索了以下,扭头看到一旁二狗,刘旗长顿时有了主意:“二狗,听到了没,就说李达脸上的疤是你砍的。”

正在那发愣的二狗冷不丁听到刘旗长的喊话,顿时呆住:“我?我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