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我,敕封万物 > 202~203、示好与图谋

202~203、示好与图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社会与人的行为的约束力量,但在老子那里两者有不同的地位。老子认为,上德的本质与道之德的本质同于一,因此上德源自于“道”。老子所言之德也不同于常人所言之德。第三十八章载:“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

老子认为,上德主张无所事事,一切顺应自然,带有明显的“无为”特征,可理解为因循自然的行为规范。这种因循自然的德重生命,轻名利,持守清静,戒除贪欲,息心止行,悟道四达,自然无为,同时以百姓之心为心,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归于道。下德由上仁、上义及上礼组成,需要人实际去实行与推广,带有明显的“有为”特征,注重人为的行为规范。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老子眼里,孔子推行的仁义礼智信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没有达致真正无为超脱的上德境界,所以贬之为下德。上德的无为境界与法本身需要国家制定、国家干预以及公之于世的特性相违背,所以法律不过是下德的范畴而已。但是下德之中,法律与仁、义、礼又有所不同,老子并没有把法纳入到下德的探讨范围之内,似乎可以得出,老子认为,仁义礼是高于法律的,而法律不过是一种治国之器物。

老子之德与孔子之德有区别,同时也不同于“礼”,但是世俗之法与礼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程度来讲,春秋战国时期,礼法之间是合为一体的。孔子之德在老子看来是属于“下德”范畴,是属于人为规范的领域,而老子认为,上德表现为无为,即不去考虑德与不德的问题,反而是最大的德。

“等等!”

常青等人是欲言又止,不敢开腔,陈铮却是站起身,冷眼看来:

“腾巡察,好歹也是十几条人命,这里空间不小,让他们在这里休憩一晚也不妨事,难道你没有注意到他们的炭和干粮都是我给的么?”

陈铮话音刚刚落下,腾启龙旁边的两个女扮男装的俏丽侍女就面若寒霜,开口呵斥道:

“放肆,岂敢如此和公子......”

“你们两个,不要无理。”

腾启龙却是挑了挑眉,一改其他人认知中的跋扈,看着陈铮晒然笑道:

“我道这群泥腿子这副模样哪来的东西吃,原来是陈巡察给的,如此宅心仁厚,我腾启龙自然得给个面子,就让他们在这里待上一晚吧。”

说着,他目光示意一下,四个随从立刻就将手里无力挣扎的流民丢下。

腾启龙竟然没有发作反倒退让,无疑极度反常。

本以为两人要发生冲突、满心紧张的柴铁峰常青等人顿时面面相觑。

陈铮也是眉头微皱,没有多说,微微点头后就坐了下来。

十几个流民如蒙大赦,磕头如捣蒜:

“谢谢老爷开恩,谢谢老爷开恩......”

腾启龙嗤笑一声,也不理会,当即带人走入,开始安顿。

在两个侍女的呵斥使唤下,流民们慌乱让出了最为避风的位置,并且将这一片打扫干净,也那几句被冻死的同伴尸体抬了出去。

而同时,四个随从则是从外面马背上卸下来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没一会的功夫就将其布置好。

只见一张一丈见方的精致羊毛地毯铺在地上,然后在地毯上,一顶用虎皮拼接而成的帐篷搭好,简易的烤肉架子和炉灶也支了起来。

两个侍女烧水泡茶,并且取出几条包裹好的羊腿开始烤制,并且以羊骨熬制羊汤,还配上了果蔬以及山参鹿茸之类的药材,不一会偌大的一个驿站里面就香气四溢。

他娘的......

冰天雪地中看着这样一副奢侈排场,柴铁峰等人满是艳羡之色,陈铮则是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