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镇国小儒生 > 第三十二章 人都跑了?

第三十二章 人都跑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首先最大的不同便是他也拥有了浩然正气,虽与林渊比起来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确实是有淡淡的正气在他身周环绕。

其次,便没有了。

但这也足以证明,林渊的儒道不止是天冥图一力促就的,也就是说,他的儒道其他人也可以修行。

夏子瑜这几天总是上蹿下跳的,他觉得自己终于不是废物了,或许等以后他也可以身穿白衣,在人群在注视中赋诗一首,伴随着风云变色。

林渊实在是没有读心术,不知道他竟有如此不切实际的骚想法,不然一定先劝他回家把肚子上的肉减掉再出来装逼。

码头外,停着几辆奢华的马车,浔州布政使早已携众官员在码头等了半个时辰。

于鸿,元庆三十二年的状元,为官清廉,又极会变通,再加上能力确实不错,只用了十五年,就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寒门学子,摇身一变成了真正的封疆大吏。

品级上虽是从二品,但严格来说与林渊算是同级,布政使回到朝堂便是尚书。

作为一洲之首,按理说他本不该如此兴师动众,但......

有兵的,就是爸爸!

我滴个乖乖,八十万大军啊,他浔州的兵力全都调去守边境了,现在整个浔州,除了在吴国边境处象征性的放了几千精兵,其余的就是各地的衙役和捕快了。

所以在运兵船刚进到浔州边境时,他便已经集合浔州的大小官员一起等在这里了。

现在已经是十月初,若在都城怕是要添些衣物了,但浔州的气候却非常宜人,林渊觉得与都城八月时差不多。

赵德柱指挥羽林军下船列队,于鸿迎到林渊三人跟前,作揖道:“林尚书辛苦了。”

林渊作揖回礼,客气道:“为陛下分忧,哪敢妄言辛苦,倒是于大人于青天之名,便是林某远在都城也有所耳闻。”

他在船上是做过功课的,于鸿因为官清廉,为民做主,被浔州百姓尊称为于青天。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于鸿——大儒境。

于鸿在寒暄过后,也是注意到了林渊周身磅礴的浩然正气,比他大儒境更甚,这让他大受震撼。

心想难怪他以弱冠之龄就已位居礼部尚书,不由地又将姿态放低几分,缓缓道:“想不到林尚书年纪轻轻便已至大儒境,我儒道当兴矣。”

林渊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他觉得跟对方不太熟,没有必要暴露自己与此世不同的儒道,而且对方又是大儒境,自己无法跟他解释前世那些儒家经典的出处。

“浔州府已备好宴席,为众将士接风洗尘,还请林尚......”

林渊打断道:“此处距离吴国境还有多少路程?”

于鸿怔了怔,答道:“不足五百里。”

“好。”林渊躬身作揖道:“有劳于大人费心,不过接风就不必了,兵贵神速。”

林渊之所以带一万羽林军走水路南下,可不是为了吃席的,要知道他其余“精兵”现在也不过行军至一半路程。

说罢,他便高声喊道:“众将士随我疾行!”

接着低吟一句后飞身而起,直向南边掠去。

陈灵玉见此,单手提着夏子瑜纵身一跃,两人皆稳稳立于古剑之上,随后化作一道剑光逐林渊而去。

赵德柱虎背熊腰,如凶兽奔腾,在地面连跑带跃的跟随着空中的身影,每行一步都在地上踏出一个深坑。

身后羽林军自有行军之阵,万人化作一把出鞘利剑,破风疾驰,每隔一段时间,士兵便会有序地变换军阵,轮流在阵前破风。

康城是吴国距离大夏最近的一座城池,战略位置很重要,吴国若要布防的话,那康城中至少驻扎有全国一半以上的兵力。

行至距康城十里外时,林渊下令道:“全军休整,一个时辰后直取康城。”

他扫视着羽林军,扬声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