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宋时风云 > 第十一章 江湖

第十一章 江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吃完朝食,韩茂来到车马行,在账房先生凌福处领了毛刷、木桶、抹布等物,兴致勃勃地开始了第一份儿活计。铡干草,添马料,打扫马圈,为马匹刷洗身子······新环境、新物事,韩茂对眼前的一切既兴奋又好奇,干起活儿来也是不知疲倦。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车马行的三名马倌儿性格各异,各有所长,韩茂最先认识的是三名马倌儿中年龄最小的李狗儿,他比韩茂还小半岁,是个孤儿,来车马行也有两年出头了,虽然瘦不拉几的,但人却很机灵,怀宁寨的大事儿小事,他都摸得门儿清。

韩茂在与李狗儿一起铡干草时,从他口中得知:车马行的东家姓凌,名长风,延安府人氏,据说是延安府某位军中贵人的亲哥,靠着这层关系,怀宁寨这边很多军中的活儿都是交给车马行来做。另外两名马倌儿,年龄长一些的叫齐老栓,已近不惑之年,在这车马行待了七八个年头,为人老实,话不多,以前是个远近闻名的兽医,对治疗马匹和骡子却很有心得,是凌东家花重金聘来的,平日里也没多少活,唯独好一口杯中之物。年龄稍小一些的张温张五郎,以前是镇上有名的二流子,这人年近三十还未成家,不仅贪财好色,嘴还很碎,整个怀宁寨哪个小巷子里的暗娼姿色不错,哪个寡妇与人有什么桃色新闻,张温都如数家珍,但不得不说,这小子却是个打马掌的好手。

短短一天下来,韩茂便从李狗儿那里把整个车马行的大体情况了解了一个大概,又被张五郎强行灌输了不少秘闻。只是对于他来说,不管凌东家的弟弟在军中做了多大的官儿,还是账房先生凌福与凌府里的某位丫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抑或是某位赶车的车夫被酒铺的刘大郎带了顶有颜色的帽子·····这些对于韩茂来说提不起多大的兴趣,顶多感叹一句: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他只想把活儿干好,多拿些月钱孝敬爹娘和师父,顺便把武艺给学精,不让自己在意的人受欺负,仅此而已。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韩茂早、晚在三清观跟着师父学习武艺,白天则在怀宁寨凌家车马行上工干活儿,闲暇之余,还不忘厚着脸皮向齐老栓求教治疗牲口的法子,向张五郎请教打马掌的诀窍。每天虽然辛苦,却也平静、踏实。

~~~

就这样,一晃三五个月过去,然而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

这一天,车马行里来了十几匹新马,这些马看着比车马行里的马高出半头不止,身上的腱子肉更是油光发亮,强健有力。李狗儿在闲暇之余,也不禁感叹道:“这几匹马可真俊呐!”而心细的韩茂却发现,这些马,屁股上的烙印与车马行的马不一样,因为车马行的马,屁股上都印着‘凌’字,用于标记归属,但是这十几匹马的屁股上却印着他从未见过的文字。

韩茂心中疑惑,好奇地向李狗儿打听道:“哎,狗儿,你见多识广,说说看,咱们车马行的马都是从哪儿来的?”

李狗儿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东家买来的,难不成还是抢来的?”

韩茂闻言,心中更加不解道:“可是我听师父说,咱们大宋产良马之地是幽云十六州,而幽云之地早在后晋朝时,就被石敬瑭那厮献给北边的契丹人了,从太祖到太宗皇帝几次北伐都没收回来,东家从哪儿买来这么多良马?”

李狗儿面带鄙夷道:“呵,没了张屠户,咱们还能吃带毛的猪?远的不说,西边的蕃贼,还有西南边的吐蕃那里有的是良马,只要舍得花钱,还愁买不到马?”

韩茂似懂非懂地应了一句:“这样啊!哎,可惜了,这么好的俊马。”随即,又不死心地问道:“可是,咱们大宋本就缺战马,若是将这些马放到军中,咱们大宋边军的战力岂不是要提升不少?”

李狗儿没好气地啐了一口道:“我说韩三郎,咱们是什么身份?军国大事,自有官老爷们操心,咱们这些平头百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